
我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最前线,与病毒“抢”时间,与死神“抢”生命,疫情形势好转离不开这些医疗队员的奉献与努力。日前,市卫生健康委机关开展了支援湖北医疗队员事迹讲诵会,医疗队员与听众一起分享了自己在疫情一线战斗时的所见所感,讲述抗疫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战“疫”
“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我们是战士,怕死就不是共产党员。”
“如果我用十分的力气爱我的家庭,就要用十一分的力气爱我的国家。”
这是我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几位队员发自肺腑的话语。他们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前线,默默承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为守护人民健康奋勇向前。
医大二院滕帅、肿瘤医院路佳在我市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感控组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除了进“红区”外,还要监督和帮助每班的医护人员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穿着和脱卸,长时间反复配制和使用大剂量、高浓度、刺激性极强的消毒剂。路佳说,由于长期接触这些消毒剂,配置过程中感控组医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敏和呼吸道、眼鼻黏膜刺激损伤症状,但队员们没有一人退缩。最终138名队员“零感染”。
那些日子,滕帅20多天没休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一个班次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频繁的夜班,打破了她原有的生活规律,她的身体发出了警告信号。3月31日,经过14天的留观休整,滕帅接受了医院安排的体检,CT报告显示患有气胸。由于长期接触高浓度消毒剂等原因,路佳结束休整期后,在体检中发现胸片检查显示肺中毛玻璃结节。滕帅、路佳说:“在战场上我们从来没想过自己,我们的任务是要为前线‘白衣战士’们‘铸牢铠甲’,作为党员,只要国家需要,我们一定会义无反顾地前行。”
○情怀
泪湿的请战书背后
疫情发生以来,许多“白衣战士”舍小家顾大家,古人笔墨下“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家国情怀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5月12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肖婷作为抗疫护士进行宣讲,一封写给远在天堂的父亲的书信让在场听众潸然泪下。2月13日,肖婷作为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奔赴武汉。作为一名“90后”,肖婷在前方扎针、喂药、搬运氧气瓶……工作强度大,4小时一个班下来全身被汗水湿透。在肖婷到达武汉的第18天,她得知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的消息,肖婷悲痛万分。此时,想到正处在生死边缘的病患,肖婷擦干眼泪、咬紧牙关,振作起来,给母亲打了电话。母亲告诉她不要担心,多救治病人。在母亲的鼓励下,肖婷写下了继续留在武汉战斗的请战书。她坚定地说:“我是一名‘白衣战士’,一名共产党员,国有召,我必应!国再召,我还应!在天堂的爸爸会为我的成长欣慰,会为我们凯旋感到自豪。”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朱家旺和手术室护士长张艳是一对夫妻。疫情发生后,这对夫妻毅然写下请战书奔赴武汉。战“疫”期间,只能恰逢上下班相交时间,在方舱门外短暂“相会”。夫妻俩最放心不下的还是他们4岁的女儿。他们出发前,将女儿交给孩子的姥姥和姥爷照看,幼小的女儿知道爸妈有段时间不能回家,哭着说,不让爸爸妈妈走。朱家旺说:“没有国哪有家,和妻子并肩作战,我很光荣。”
○使命
让党旗在前线高高飘扬
在抗疫前线,许多“白衣战士”火线入党,让党旗在前线高高飘扬,他们不惧挑战,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合格的战“疫”答卷。
3月16日,铿锵有力的入党宣誓声在武汉响起,42名队员在鲜艳的党旗前庄严宣誓,正式成为中共预备党员。宣誓结束后,临时党总支书记陆伟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并结合当前的疫情防控,要求队员们再接再厉,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作为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陆伟始终将党的建设与救治病患紧密融合,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在入驻武钢二医院后,他组织召开党员大会,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嘱托,提振士气。在救治工作中,他号召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争当疫情防控斗争中的一线党旗“护旗手”,让全体医疗队员深受鼓舞。截至目前,天津支援湖北医疗队火线入党277人。
静海区医院呼吸科护士蒋园园是火线入党队员之一。到达武汉第二天,她就主动向医疗队临时党总支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蒋园园说:“回想当日的入党宣誓,现在心情依然激动,递交的申请书是请战书,甚至是生死状。如今,重回岗位,我将继续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继续发扬大无畏精神,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
本报记者 姜凯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