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给出“天津范本” 码头作业实现全流程无人化

  

□记者 崔晓雪 通讯员 薄承

本报讯 日前,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北区船边,随着最后一个集装箱在中谷“新海明”轮稳稳落下,全球首次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作业在天津港取得成功。这标志着天津港在新一代无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实践应用上迈出突破性一步,为世界智慧港口建设给出了“天津范本”。

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与新建无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比,周期短、投资小、能耗低,但此前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在全球港口尚无成功的工艺技术可循。为攻克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这一世界港口难题,天津港集团勇于创新,于2019年5月顺利完成全球首个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堆场自动化改造升级,2020年1月17日成功实现25辆无人驾驶电动集卡在全球首次实船作业,并于今年年初提前启动“智慧港口2.0版”建设,在加快推进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集装箱码头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在现有集装箱码头基础上,加速推进集装箱传统码头全流程无人自动化改造,最终成功攻克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难题。

记者了解到,天津港集团成功实现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作业,科技含金量高,多项技术属全球首创,其中,与宁波伟隆合作研制全球首台投入商业运营的集装箱地面智能解锁站,识别速度从6秒缩减到了3秒,识别率达95%以上,提升效率10%以上,打通无人自动化码头的“关键堵点”;与上海振华重工共同研发全球首个集装箱作业任务集成管理系统(ETMS),对无人集卡、自动解锁站、远程控制岸桥等独立运行控制单元进行串联,率先实现一套系统对整条无人自动化作业系统的控制管理;与中国重汽、主线科技深拓北斗卫星定位、5G通信、远程模拟控制驾驶、设备安全故障诊断等一系列新技术的集成应用,率先突破L4级无人驾驶状态,为国家级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天津港集团无人自动化码头全流程实船作业的方案设计,以天津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北区为例,由传统人工集装箱码头改造升级为无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比新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节约成本70%以上,单箱综合能耗降低20%以上,码头综合运营成本降低10%以上,不仅智慧领先,还更加绿色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