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文茂制止餐饮浪费

  

天津市粮油集团 卞显光

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相声演员刘俊杰讲起他的恩师、相声表演艺术家苏文茂先生一段制止餐饮浪费的往事。

某日,师徒二人到一家饺子馆吃饭,旁边一对青年男女也在那里吃饺子。突然间,苏先生冲着两个年轻人勃然大怒,在场的人都投来诧异的目光,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是因为那个吃饺子的女青年嫌弃饺子皮不好吃,把饺子皱褶的厚皮丢弃在盘子里。那时候,苏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了,经不得这般着急发火,刘俊杰赶紧安慰苏先生。回过头来又劝导两个年轻人,可别怪老先生着急呀,浪费粮食是最大的犯罪,农民种粮食容易吗?从播种、施肥、耕耘到收割,经过好几个月的生长期,再进行小麦加工、运输到饭店做成饺子,其间经过了多少劳作,容易吗!两位年轻人自知做错了,羞愧地低下头,赶紧把饺子皮全部收起来带走。

我是深知粮食来之不易的,曾多次给儿子提及我小时候拾麦穗的事情。

我小时候,五月天,骄阳似火,我们这些放了麦假的乡村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背着包袱,在收割完的麦地里弯腰拾麦穗儿。回到学校,把包袱解下来,裹紧了,用双脚踩踏麦穗儿包裹,然后用簸箕把麦毛麦壳簸出来,留下一颗颗金黄的麦粒儿。同学们拎着一团团小麦包裹,小心地倒进秤盘里,过秤,然后集中到一个个大口袋里,用推车送到附近的生产队。那个时候,半公斤麦子可以得到一分钱的奖励,虽然数额不大,但对我们幼小的心灵却是不小的震撼:农民大伯大娘种地不容易呀!颗粒归仓,珍惜粮食,已经在我们的心里埋下了深深的根。

去年,麦收季节我又回了一趟老家。收割机一趟过去,只留下矮矮的麦茬儿。随后,拖拉机翻地、腾地、施肥,种下大秋玉米。从收割到播种半天就完成!而且还减少了镰刀割麦、牛车运输带来的损耗。我站在田头,随手捡起一颗被遗落的麦穗儿,心绪又把我拉回到了童年的记忆里。

粒粒粮食,来之不易,要把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下去。苏先生当年的发怒,来自于生气两个年轻人对粮食的漠视,他们没有经历过老先生那代人所受的忍饥挨饿。如今,刘俊杰把老先生发怒制止餐饮浪费的故事讲给大家,也是警醒众人。保粮食安全是全社会的大事,推行“光盘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