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滨海新区总工会 梁晓文
“我从哪里来?”
植物们或许不用纠结这种傻傻的问题。
想象中的门口迎宾处,应该有棵类似黄山迎客松什么的,如今却被一棵椿树抢得了先机,占尽了风头。它当初像飞蓬般被一股寒风吹落至此时,绝不会想到今天会被主人冠以“仙客来”的美名,并因此彻底摆脱了被女主人多次威胁要拔掉而后快的风险。
最初发现这棵小苗之时,分辨不出它的品种,索性认定乃天赐之物。可能当时脑海里还浮现过韩愈、秦观流放途中“云横秦岭家何在”“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惆怅,于是学着阿庆嫂高歌“来的都是客”认可了它的名分。这样,在每一次客人跨过门槛、椿树抢入眼帘的一刹那,一堂关于世间万物众生平等、人与自然相安共存的处世哲学课程,就在主人自负的夸张语气以及客人附和的感叹声里隆重开讲。
当然,椿树的例子,还仅仅是课程的开场,如曲之过门、戏之序幕。
进得院来,早有两株亭亭玉立的植物,如威武的哨兵,忠诚把守在左右两边。左边这株叫翅果菊,根牢牢地扎进了石板缝里,以至于春日里我清理杂草时,仅仅只是扯断了茎,但这一扯却激发了它昂扬的生命力,没过几天,它又重新钻出地面,并壮志凌云般窜入半空,令我敬畏之余,听之任之其节节拔到了近一米的高度:它当然不可能真的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吧!
无巧不成书。
不知什么时候,在右边对称位置生出了一株向日葵,并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这方土壤里要是长出西瓜南瓜来,倒不会令人奇怪,毕竟我力行绿色环保理念,经常将瓜皮瓜瓤埋进土壤以改良土质。但生出了葵花株,着实令我估摸了半天,最后终于揣摩出了名堂:它是天竺葵,自然不是我的某次冒失之功,而是上天不经易间的又一次赏赐呢!
人们总要努力追梦,但命运往往让结果南辕北辙;而人们往往又不接受命运之安排,非要去讨价还价甚至抗争,最终结下的苦果还得自己咽下。
瞧瞧这株曼陀罗。
它从石榴树下冒出来的时候,我们都坚信这是一株秋葵:去年,就在这里我们栽培过并且收获丰满。但邻居不信:看这叶儿茎儿,分明就是向日葵吧。我未置可否,只是考虑闲下来时要将它移开去,给它更大的地盘。未料它颇通人意地弯曲了身架骨,竟然主动避开了石榴树荫的“庇护”,完全把自己融入阳光的势力范围。只是在它终于结出状如秋葵果实的花苞时,我方看出些许端倪来:它分明不是秋葵!第二天,盛开的大喇叭花坐实了这一结论。我想起来了朋友家的灯座形状就是这种花,一问方知其芳名曼陀罗,果实乃是足以麻倒英雄好汉的蒙汗药。
只是,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曲响起: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
“嗯,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