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首演

  

天津音乐学院师生演出的话剧《金色胡杨林》

沈岳/摄

□记者 秦帆

本报讯 日前,由市教育两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与天津音乐学院共同制作的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在天津滨湖剧院举行线上线下同步首演。

自2018年开始,市教育两委每年分2批,每批选派300名大学生赴和田地区开展支教工作。这一举措是全国援疆工作中的首创,反映了天津对口支援新疆和田地区重点突出教育援建的特色,成为天津扶贫攻坚的一张闪亮“名片”。话剧《金色胡杨林》取材真实支教故事,以支教结束后留疆工作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8届毕业生马顺武为人物原型,生动讲述我市高校1200余名师生投身和田地区幼儿园和小学教育教学、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支教故事,生动诠释支教大学生群体扎根边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甘于奉献的“胡杨精神”。这是我市高校思政工作的又一创新之举。

天津音乐学院师生深入新疆和田取材取景,收集感人故事、人物事迹,协调安排话剧幼儿演员,克服疫情对排演的影响,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努力,由天津音乐学院孙晓星老师编剧,王潇、胡襄平老师导演,李东耀老师舞美设计,赵文彬老师作曲,戏剧影视系学生出演的教育扶贫原创话剧《金色胡杨林》呈现到观众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