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娟在奶牛场挑选饲料(资料图)
“小时候家里养了两头奶牛,妈妈每天手工挤奶送到奶站。如今我从事奶牛养殖工作,企业所属的一个牛场里就有数千头奶牛,而且养殖过程全部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越来越多的优质、放心国产牛奶经过我们的努力走进千家万户,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健康中国助力,我的成就感还是满强的!”见到周娟时,她正在牛场给奶牛喂着她精心配比的饲料,身穿工作服的她一边忙碌,一边和记者说着自己作为一名“养牛人”的自豪。
周娟喜欢养牛,想要做一名称职的“牛保姆”,这不仅与她的职业有关,更跟她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从2007年硕士毕业,到2018年任公司副总经理,12年间,周娟无论是做技术员还是做管理者,她都没有离开奶牛养殖一线,一年中有1/3的时间在基层牛场,潜心研究奶牛养殖技术,为牛场提供技术服务指导。
“奶牛性情温和、浑身是宝。每头奶牛在牛场里的平均养殖时间只有五六年,主要任务就是怀孕、产崽、供奶,它们把自己一生最好的时光和精力都贡献给人类,所以我要想方设法让这些‘牛妈妈’在牛场里吃好、住好、休息好,一来是帮助它们提高产奶的质和量,二来也是希望它们能在牛场度过一段健康、快乐的时光。”说起奶牛,周娟的眼里闪着光。为了让这些奶牛吃好,周娟常年带领技术团队在实验室里搞饲料配方,牛场的每头奶牛都会食用由技术专家根据其自身状况研发的专用饲料,而且会根据奶牛生长的需求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做到科学化、精细化喂养。
奶牛是耐寒不耐热的动物,为减少奶量降低过快给奶牛和企业带来的损失,周娟每年的7至10月都会带领技术团队对牛场的防暑降温设施、产房环境及挤奶关键点位进行细致检查,查找问题并帮助牛场制订整改清单,监督牛场及时整改到位,以确保奶牛能舒服健康地产奶。
2015年,周娟开始组建嘉立荷百人精英技术团队,每年开展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一线员工“三层次”人员培训10多次,积极尝试并推广酸化奶、乳房炎检测等新技术10余项。她还带领技术团队承接我市奶牛科技帮扶项目,为宝坻区、宁河区、武清区等周边10多个牛场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使我市奶牛整体养殖水平在行业内处于国内领先行列。2019年,公司13个奶牛场的18000多头成年母牛平均年单产超过11.8吨,有7个奶牛场平均年头单产超过12吨,头均净利润在全国首屈一指。
疫情防控期间,很多行业都未复工复产,可牛场不能关门,奶牛得有人照看,喂牛的饲料也要及时补充到位,生产的牛奶更要及时运送出厂……那段日子,周娟每天都要拨打、接听上百个电话,不是联系饲料供应商,就是协调奶品加工厂。她积极与供应商协调饲料供应和奶源销售,一周内就采购豆粕、苜蓿草、燕麦草等饲料15种,总计8125吨,有效保障了饲料供应和奶源销售,确保了企业的产供销稳定运行,实现公司2020年一季度成年奶牛头均日单产量同比增加1.52千克。
本报记者 崔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