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秦帆 通讯员 刘晓艳
本报讯 从天津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近日,天津大学现代机构学与机器人学中心康荣杰副教授团队研发的一款新型连续体仿生机器人,其外形设计像一只灵巧的手臂。目前该成果已初步应用于空间非合作目标捕获的研究,有望成为一名出色的太空“捕手”,处理失效卫星和太空碎片。
天津大学研发的新型连续体仿生机器人,它的本体由超弹性镍钛合金制作的中央骨架和3D打印技术制作的约束盘构成。通过均匀分布在约束盘周围的驱动丝可控制其本体结构产生主动弯曲或根据环境变化发生被动变形。在视野盲区,可利用安装在机器人末端的摄像头和机械手绕过障碍物对目标进行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