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我市人社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方略,深入实施“海河工匠”建设,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全市技能人才队伍规模逐步扩大、结构更加优化。全年开展补贴培训37.6万人次。制定疫情期间支持企业职工技能培训、青年职业培训、以工代训等政策举措,全力推动企业以工代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和职工稳定就业。加强“互联网+职业培训”建设,依托人社部推荐的1家线上监管平台,和面向社会遴选的30家职业技能线上学习平台,为广大培训机构和学员提供灵活培训模式,促进培训供需双方有效对接。强化各类培训载体建设,认定企业培训中心203家,推动已建成的企业培训中心开展职工内训。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大师工作室建设,新增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基地6家、市级基地10家;国家级大师工作室5家、市级大师工作室10家。推进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已备案的47家企业可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面向社会征集了10家社会培训评价机构和面向社会开展技能等级认定。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对稳定和促进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大军,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此,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相关内容成为近期广大市民和很多企业咨询的热点问题。就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相关问题,我市12333热线和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相关负责人给予了解答。
一、哪些培训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是指劳动者根据就业需要或技能提升要求,自主选择具备资质条件的培训机构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或企业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的各项补贴。
职业培训补贴的职业范围为《天津市2019—2020年度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补贴标准目录》(以下简称“目录”)内所列职业或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专项职业能力培训项目所包括的职业。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确定调查机构,对市场需求职业、等级和培训成本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和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发展需要制定《目录》,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技能人才供需状况适时动态调整。
二、哪些人员可以成为职业培训补贴的对象?
法定劳动年龄内的下列人员参加职业培训、鉴定(含技能等级认定),可按规定享受相应职业培训补贴:
(一)企业职工;
(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学年学生;
(三)农村劳动力;
(四)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五)灵活就业人员;
(六)其他符合条件的人员。
三、能够开展补贴培训的培训机构有哪些?
享受培训补贴的培训机构,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院校、公共实训机构、职业培训学校,以及符合条件的企业培训中心。
享受培训补贴的培训机构实行签约管理。在首次开展培训前,需与区职业培训补贴主管部门签订“承担培训任务协议书”,明确培训项目和双方权责。
四、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内容和补贴标准是什么?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包括培训费补贴、鉴定费补贴和生活费补贴。
(一)培训费补贴
1.各类人员参加《目录》内职业和等级技能培训,取得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职业培训包合格证书、培训结业证书)的,给予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其中,参加技师、高级技师培训的,给予补贴标准100%的补贴;参加高级工及以下等级培训的,按照非常紧缺、紧缺、一般紧缺程度,分别给予补贴标准100%、90%和80%的补贴。
2.本市在职农民工参加《市场紧缺职业需求程度及补贴标准目录》所列职业技能培训,不受紧缺程度限制,给予100%的培训费补贴。
(二)鉴定费补贴
各类人员参加《目录》内职业技能培训后鉴定成绩合格的,给予100%的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
(三)生活费补贴
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农村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员参加《目录》内职业技能培训,在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同时,还可在一年内申请一次性1000元生活费补贴。
五、职业技能培训补贴的拨付如何规定?
(一)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拨付企业或实施培训的培训机构,其中,企业职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拨付职工所在企业,院校学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其他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费补贴拨付实施培训的培训机构;劳务派遣人员培训补贴拨付实际用工企业。
(二)职业技能鉴定费补贴拨付申报鉴定的单位。
(三)生活费补贴拨付参训个人。
六、技能培训补贴次数有限制吗?
各类人员参加《目录》所列职业技能培训,每人每年最多可享受三次培训补贴,但同一职业同一等级不可重复享受;参加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专项职业能力培训,补贴可多次享受。
七、企业如何开展培训,如何申请补贴?
企业如有培训需求,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享受培训补贴:
一是有条件的企业可设立企业培训中心,通过企业培训中心对自己的职工开展培训。设立企业培训中心,按照《关于印发〈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实施细则〉等五个文件的通知》(津人才办〔2019〕6号)实施。开展培训前,企业需编制教学计划,并向坐落地的区人社局提出开班报告、补贴申请,培训班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培训,主动接受市和区人社部门的检查和抽查。培训合格后,由区人社局将培训补贴拨付企业。
二是企业也可委托职业院校、职业培训学校等培训机构开展职工技能培训。企业仅需组织职工按时参加培训,由培训机构编制培训计划,进行开班报告、补贴申请等相关操作。培训合格后,区人社局按照补贴审核流程对班期培训情况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直接将培训补贴拨付给企业基本账户,企业再根据委托协议向培训机构支付培训费用。
承担补贴培训的培训机构目录、享受培训补贴的职业目录、各区人社局受理窗口及咨询电话、相关政策文件等可在天津市人社局网站的“政策一点通”——“职业技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栏目查询。
八、补贴资金拨付流程是什么?
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拨付流程如下:(一)申请。培训机构在培训开始前,向区人社局提出开班和职业培训补贴申请。
(二)审核。区人社局按月审核职业培训补贴,并进行公示。
(三)资金拨付。公示无异议后,区人社局按规定拨付职业培训补贴。
九、特种作业人员取证有什么政策?
按照《市人社局市应急局市财政局关于加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19〕133号),在本市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本市户籍人员和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满3个月(以申请时间为判断条件)的外埠人员,在初次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或对“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通过后6个月内申请安全技能培训补贴的,按照初次取证每人300元、复审取证每人100元的标准享受安全技能培训补贴,每人每年不超过三次。
安全技能培训补贴无需取证人员申领,由市人社局根据市应急局提供的年度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人员名单,经市公安局户籍信息和市社保中心缴费月数核实通过后,将补贴直接汇入取证人员社保卡金融账户。
本报记者 赵桐岩 通讯员 郭小龙 展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