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姜凯琦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4月25日22时,我市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目标人群610万人首剂接种工作,实现新冠病毒疫苗首剂接种40%全人口覆盖。截至5月26日24时,我市新冠病毒疫苗首剂接种超过672.2万次,实现了首剂接种48.4%全人群覆盖,完成全程免疫人员达636.6万人。本月之内,我市将完成所有接种过第一剂疫苗、需要接种第二剂人群的接种工作,尽快实现全人群免疫屏障。
我市从强化疫苗供应保障能力、强化接种队伍保障能力、强化接种经费保障能力三方面入手加强疫苗接种能力建设。根据疫苗供应情况随时调整运输调配方案,采取“三日滚动”的调度方式,精准计算每批次疫苗入库三日内的接种人群和接种数量,按日制定接种计划,确保到位疫苗第一时间全部接种。全市新建临时接种点222家,全面启用常规免疫规划门诊168家,统筹建立市级移动接种队88支,8808名医务人员放弃公休日全力投入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单日疫苗接种能力达到38万人。医保部门一次性提供5亿元资金,全面保障疫苗采购费、接种服务费,财政、网信、工信等部门积极保障冷链储运、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经费。
为了组织发动目标人群,我市开展地毯式摸底,各区防控指挥部和各行业主管部门按照“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标准,确保最大限度摸清目标人群底数。所有摸排出的人员建档立册,根据人群所处行业、所属单位、所在社区等分块分组,根据每日疫苗供应量分批压茬推进,做到确认一批、预约一批、接种一批、谋划一批。
为强化接种人员健康安全保障,我市专门印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异常反应医疗救治方案,明确救治设备、药品和抢救器械清单,以及各项工作流程规范。加大救治力量投入,抽调二、三级医院2142名医务人员组建医疗保障单元557个,抽调1983名院前急救人员组建120医疗保障队,设立首诊定点医院32个,确定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365名,全面强化接种前禁忌证判定、接种中准确操作、接种后规范留观等各环节工作,确保做到救治系统化、报告规范化、处置规范化、管理流程化、专家值守多层化、巡回督导常态化、救治信息可追溯化、分类处置精准化。疫苗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全市未发生疫苗和操作相关的差错和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