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天津之肺” 促进绿色发展 滨海湿地全面“体检”系列报道(一)

  

候鸟云集北大港湿地

日前,为了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湿地的丰富资源,更好地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应天津市政府的要求,对滨海新区湿地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这次调查为我市优势产业的进一步整合,城市规划的细化和编修,产业布局的重大调整,配套政策的加快出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滨海湿地“天津之肺”

天津地处“九河下梢”,渤海之滨,坑塘星罗、洼淀棋布、河流纵横、库泊遍及。拥有丰富的湿地是天津的地质特色。无论是从历史考证还是现实状况来看,天津的起源与形成、繁荣与发展、文明与进步,无不与湿地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对于天津的湿地来说,滨海新区的湿地无疑又占据了最为重要的位置。天津湿地面积2956平方公里,而滨海新区湿地面积就达到了1890.3平方公里,占到了全市湿地总面积的64%。而且湿地占滨海新区国土总面积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湿地占国土面积5.56%的平均比例。被业界称为“天津之肺”。

滨海新区湿地不仅面积广,而且种类齐全,涉及两大类7种湿地类型。因此,滨海新区湿地的重要性对于天津市、乃至华北地区,都是不言而喻的。

天津湿地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湿地植物400余种,野生动物600余种,其中有属国家一、二类保护的野生动物黑鹳、丹顶鹤、白鹤、白头鹤、遗鸥、大鸨、白额雁、灰鹤、白枕鹤、天鹅、鸳鸯等珍贵鸟类。同时,还有17种鹬鸻类,数量达到了国际上非常重要意义标准。

湿地价值作用凸显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观的经济价值、广泛的社会价值。湿地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旱、贮存淡水、降解污染、净化空气、抵御风暴、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科研、教学、休闲旅游方面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滨海湿地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北大港湿地是天津滨海湿地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物种多样性和动植物资源在滨海湿地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北大港湿地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代表了滨海新区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北大港湿地是东亚鸟类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驿站,每年都有大批水鸟经此地迁徙、繁衍。由于北大港湿地类型齐全,生长有多种植物类型,包括水生、湿生、中生、旱生植物。因此北大港湿地属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北大港湿地内有鸟类17目47科239种,其中湿地水鸟130种。该区域有受到国际保护的物种,如被列入《亚太地区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迁徙水鸟名录》中的种类,包括紫背苇鳽、鸿雁、花脸鸭、青头潜鸭、白眼潜鸭、灰头麦鸡、青脚鹬、半蹼鹬、黑嘴鸥等。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7种,即东方白鹳、黑鹳、丹顶鹤、白鹤、大鸨、遗鸥和白尾海雕。属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32种,包括海鸬鹚、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白额雁、灰鹤、白枕鹤、蓑羽鹤、红隼、红脚隼、白腹鹞、白尾鹞、鹊鹞、雀鹰、普通蔫、大焉等。

北大港湿地属于我国东部候鸟种群迁徙区,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其位置正处于亚洲东部鸟类迁徙的线路上,是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地。每年的春秋两季,很多鸟类都会途径北大港湿地停歇、栖息、觅食,补充迁飞能量。春季候鸟从南方迁来。春季迁徙早在2月上旬或中旬即已开始,秋季候鸟从北方向南方迁移。一般秋季候鸟南迁的比较缓慢,而春季北迁比较迅速。在迁徙时间上,每年的迁徙日期及在驿站停留的时间长短不尽相同。迁徙的方向一般是定向的,但在春秋两季迁徙路线上亦不完全一样。在秋季,候鸟或旅鸟一般从8月底至11月初;而春季从2月中下旬至4月底。秋季种群数量大,并且成集群现象,而春季种群数量相对较少,比较分散,栖息水域广。

北大港的鱼类近40种,包括青鱼、草鱼、白鲢、鲫鱼、棱鱼、鲈鱼、鲶鱼、白条、鲤鱼、泥鳅、黄鳝等。

昆虫类资源有多种。蝴蝶、蜻蜓、蝗螂、萤火虫、姻姻、蟋蟀、蜜蜂、飘虫、金龟子、马蜂、苍蝇、蚊子、牛蛇、油葫芦、蚜虫、豆天蛾、叶蛾、柳青蛾、刺蛾、金花虫、首蓓昔蜷、蜘蛛、粘虫、小地老虎、大地老虎、桃小食心虫、针虫、娱蛤、钱串子、天牛、吉丁虫等。

动物资源也很丰富,不仅中华大蟾蛛、花背蟾蛛、黑斑蛙、泽蛙、北方狭口蛙等很珍贵,还拥有多种珍稀爬行动物以及麝鼹、猪獾、草兔等哺乳类动物。

北大港湿地区域有高等植物50科126属203种。其中被子植物47科123属200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基本都属于广布、常见的物种。

这些植物按其生存环境,构成丰富的陆地植被类型,有芦苇群落、碱蓬-地肤群落、香蒲-水葱群落、柽柳群落以及扁秆藨草群落等。

由于北大港湿地地处环渤海区域,湿地土壤盐碱化是该湿地重要特征,故将区内的植物资源分为两个大类,即盐生植物资源和其它植物资源。

北大港湿地盐生植物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盐生植物在保持水土、提供畜牧材料、盐碱地植被恢复方面均占据重要的地位。重要的盐生植物包括:聚盐性植物,如碱蓬、地肤等;拒盐性植物,如狭叶香蒲、水葱等;泌盐性植物,如柽柳、东亚市藜、藜等。

盐生植物是重要的抗盐种质资源,它们能生长在高盐浓度的土壤生境中,在生理上具有抗盐特性,其抗盐性接近于海水浓度,如果采用海水灌溉,经过选育和改良,其抗盐能力还可以提高。另外,盐生植物能够吸收和积累大量的盐分,是很好的盐碱土生物改良剂,常被用作盐碱地植被恢复。还有的盐生植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可以开发用于园林绿化。

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肺”,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径流、改善水质、调节微气候、提供旅游资源的重要作用。滨海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发育了众多湿地。天津市地质调查研究院首次对滨海新区湿地开展了系统全面的调查,查明了滨海湿地的类型、分布特征以及水量减少、水体污染、土壤盐渍化、岸线侵蚀等生态环境地质问题,预测了其演化趋势,提出了湿地资源的保护对策与建议,为滨海新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湿地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通讯员 韩晔 本报记者 王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