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孙祎 高竹君 通讯员 李书月 刘媛 滕飞 张妍
本报讯 7月11日,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陆地大风以及雷电三项黄色预警,联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全力应对入汛以来强降雨。
针对此次天津及海河流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市气象局启动暴雨气象灾害Ⅱ级应急响应,各有关单位及各区气象局迅速进入响应状态,全力做好气象应急保障工作。同时,市气象局提前加强预判,紧盯天气变化趋势,全局党员干部担起责任,坚守岗位,做好海河流域和天津此次强降雨预报服务工作。先后与中央气象台、华北区域气象中心、海河流域各省市气象部门开展加密会商,召开全体首席预报员天气会商会,随时根据最新天气走势做好降雨过程调整预报。
7月12日零时起,我市迎来一轮强降雨,公安交管部门提前启动恶劣天气应急预案。市公安交管部门连夜强化对各条主干道路、快速路、桥梁、涵洞等重点地区的巡查管控和应急疏导,安排警力在涵洞和易积水路段值守,随时根据积水情况采取必要的交通管控措施。为保障交通早高峰期间道路的安全畅通,7月12日6时前,全市交警均已到岗到位,投入早高峰勤务,并及时与媒体进行联动,发布出行提示,全力保障道路出行安全畅通。
7月12日凌晨,市公安交管局河东支队万新村大队立即对界内积水较深的地道进行执守并适时采取封闭措施,并加强地道口两端指挥疏导。为预防途经车辆出现危险,交警冒雨在周边百米处放置反光锥筒等警示设施,将危险区域隔离出来,对过往市民加强警示,避免危险发生。同时,配合市排水管理部门,以最快速度将井盖恢复原状,保障市民通行安全。
凌晨1时30分许,随着降雨量增大,河西支队东风里大队警力冒雨连夜对辖区内易积水路段进行排查。交警冒雨巡查时发现,由于雨势过大,环湖中道与环湖中路交口一井盖被冲走,为避免过路行人及车辆掉落危险,交警及时找回被冲走的井盖,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凌晨2时许,市公安局武清分局交警支队河西务大队交警巡查到京塘公路聂官屯村口处时,发现一棵树木被大风刮断横倒在公路上,导致车辆无法通行。交警见状立即在倒伏树木周边进行疏导,并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部门对树木进行清理。约20分钟后,工作人员将道路上倾倒的树木清理完毕,道路秩序恢复正常。
此外,为应对此次最强降雨,国网天津电力第一时间启动防汛值班,在常态化待命抢修队伍48支、1660人的基础上,增加部署主网抢修队伍8支、360人,配网抢修队伍67支、1958人,增加400千瓦及以上的应急发电车29台,应急发电机52台、应急照明灯117台、增派3辆应急照明车、4辆绝缘斗臂车和13辆吊车随时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