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9月起将在18个城市展开巡演 舞绘《千里江山图》 尾声一段“太好哭”

  

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编导周莉亚、韩真共同执导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上周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热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作曲者吕亮为该剧配乐。《只此青绿》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剧目,9月起将在18个城市展开巡演。

全剧尾声一段“太好哭”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北宋青绿山水代表画作《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采用时空交错式的叙事结构。剧中不仅有唯美的舞姿和青绿的视觉体验,音乐也让人惊艳。该剧作曲正是来自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作曲家吕亮,他也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琅琊榜2》等大热电视剧的原声作曲之一。

很多观众反馈,剧目尾声一段“太好哭”,当《千里江山图》在当代故宫博物院展出时,展卷人与希孟隔着长长的桌案,深深凝望。弦乐响起,不仅调动着台上演员的情绪,在座的观众也不由感到一股鼻酸。

这段对视的音乐来源于《只此青绿》的主题音乐,主题音乐在剧中反复出现,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吕亮介绍,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他却足足写了四天,在剧目演出前才最终完成。

“其实主题音乐是最先创作的,3月份就开始创作,先写出了一个‘心儿’,之后一直在改。”吕亮说,这虽然是一部以宋代为背景的舞蹈诗剧,但两位导演在音乐上提出的要求是,既能体现宋代的气质,也要贯通当代人的感受,“旋律非常重要,响两个音,就要把观众抓住。”

这样的创作要求给吕亮带来很大的压力。“宋代音乐十分淡雅,调式与今天的不同,而很多宋代的音乐资料已经找不见了,只留下了词。”吕亮说,想创作带有“宋人气质”的音乐,就只能凭感觉去想象。好在,他之前在与作曲家孟可合作创作《知否》《清平乐》等电视原声时,有很多积累。“这次为《只此青绿》创作,故宫团队也给我们详细讲了画作的方方面面,我觉得我是带着使命在创作。”

《只此青绿》把《千里江山图》创作、制作的工序,如制笔、制墨等传统技艺诗化呈现在舞台之上。“创作前我也看了很多纪录片,比如制墨的过程是什么样的,中间要反复地捶打。”吕亮听到了捶打的声音,“咚咚咚”,就把这些现实中的声音采集下来,放在音乐中。

与电视剧原声“反着来”

作为电视剧原声音乐的作曲家,吕亮和孟可在业内名声很高,光看《知否》《清平乐》《琅琊榜》这几部电视剧的名字,脑海中就能浮现出氛围感极强的旋律,用网友的话说,他们的创作让人物“出场自带BGM(背景音乐)”。在吕亮看来,创作电视剧的音乐和《只此青绿》舞蹈诗剧的音乐大不一样。

“《只此青绿》的音乐创作也讲究情绪,但感觉和电视剧完全是反着的,要含着点儿,不能过于直白。”吕亮说,周莉亚、韩真两位舞剧导演对剧目有很高的要求,甚至有些“非常规”的操作,“很多地方音乐的情绪和剧情是反着的,比如伤心的地方,音乐可能还‘抻着’,并不直接表现出来,但加上演员和舞台的综合呈现,就很有张力,不落俗套了。”

吕亮说,作为舞剧的音乐,最大的标准是不能喧宾夺主。“音乐固然重要,但要为舞剧服务,在尺寸上拿捏得当。”在他看来,音乐要是“冒”了,就会影响演员的发挥,“台上就几个人,如果音乐特别张扬,肯定就会有压迫感。舞剧的音乐永远要恰到好处,给演员留空间,让演员感到舒服。”

据人民网、《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