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速度”在他手中创造 ——记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中环领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制程部部长刘建伟

  

工作中的刘建伟

8点半上班,但刘建伟8点就来到公司,提前准备一天的工作。主持部门晨会,为团队职工安排工作,参加公司晨会,与各部门在安全、质量、生产、设备等方面进行沟通,安排当天工作重点,然后是下场劳动,带头工作……刘建伟的一天就是这样繁忙而有序地度过。

刘建伟2006年进入公司,至今已工作了15年,从一名学徒工到现在的公司核心技术骨干,在一个岗位上的深耕让他收获了成绩和荣誉。

“我没有辜负多年来领导、老师傅和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信任。”刘建伟说,他是从磨片工开始做起,这个工作很辛苦。磨片工很少剪手指甲,因为配制金刚砂浆进行手动搅拌后指甲都会磨下去一块,工作很多年的老师傅,常常被磨得辨认不出指纹,可见一线磨片工的辛苦,但正是这种历练,为他在工序改善、研发新技术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9年,随着公司集成电路6英寸抛光硅片项目的上马,刘建伟被调动新技术产线工作,参与了公司第一台抛光机的调试工作,秉承公司“正干、肯干、会干”的“三干精神”,在新项目创立初期人手不足情况下,在进行管理工作的同时兼顾技术和生产工作,经常出现开着一半会议就跑进车间处理产品和设备异常的情况,虽然疲累,但是这个阶段使刘建伟快速积累了大量经验和实操技能。

2013年公司8英寸抛光线项目上马,2018年公司12英寸大直径晶片项目上马,刘建伟都是技术骨干。12英寸大直径晶片研发线建线初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刘建伟和研发团队成员主动承担“研发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和设备操作员”一肩挑的角色,他们既能担负工艺调试工作,又能进行设备故障处理和维修,关键时刻还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设备操作任务。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就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进行各方面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一遍遍地进行可行性论证,从前期的设备吊装准备工作到精准的设备定位,再到精细的管线排布、精心的设备工艺调试,几乎昼夜不离,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研发线设备吊装、工艺调试并成功投产,创造了“中环速度”。

据了解,目前集成电路用抛光硅片主要被日本、德国、韩国所垄断,市场占有率接近90%,在高端应用上,过去国内100%依赖进口。刘建伟等人在没有国外技术支援的情况下,利用在中环公司多年的工作经验,独立开发了整套的12英寸晶片工艺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扎根一线,把小事做到极致,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凡。通过刘建伟和他所在研发团队的努力,该项目顺利投产,实现了产业化突破,产品品质达到国际客户要求,进入国际化竞争体系。

本报记者李汝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