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机制 先拆后建 有序管理 常抓不懈

庄火头村全力解决“空心村”问题


本报讯 (郭树合)金秋十月,走进深州市穆村乡庄火头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公路,四通八达;一栋栋统一标准的新民居整齐划一,一字排开;街道两旁种植的各种花草,点缀着这个美丽的乡村,让人感到这不是人们常见的农村印象,而是有一种仿佛置身于大城市的感觉。目前,这里已彻底告别了其他村“村外是新房,村里尽空房”的“空心村”现象,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典范。

庄火头村是深州市第一个全国“文明村”、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村共有800多户3100人,是深州市有名的大村子。曾几何时,这个村也和其他村一样,在发放宅基地时也一度存在发放无序、管理混乱的问题,也曾经出现过“空心村”现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审时度势,倾听群众呼声,适应群众所想所盼,把“制订规划,先拆后建”作为节约耕地、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一件大事来抓,为村里制订了新农村建设规划图。多年以来,村里干部换了好几届,几任村干部“咬定青山不放松”,这个规划图也一届一届地坚持了下来,并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他们严格实行先拆后建有序管理原则。群众建新房实行先提出申请,先拆旧房再盖新房的制度。为抓好落实,村里还会组织人到现场监督检查拆除拆迁情况,在全面恢复土地原貌后,村里才会按照统一规划,给其安排新的房基地。同时,村里再在旧房址处安排新宅基。村干部率先垂范做表率。多年来,几届村干部带头执行村里的规定,没有一个人搞特殊,给全村群众带了个好头。建章立制,常抓不懈。村里建立了新民居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制订、修改,不断完善宅基发放办法,使之与时俱进,做到既保证村里建房规划的有效实施,又能满足群众的建房需求。

从实施先拆后建制度以来,该村群众盖了许多新房,都是按照村里的统一规划,在规划区域内新建的,没有一个超出规划范围,真正做到了“合理规划,统筹安排”,村里没有出现一块空闲不用的旧宅基,也消灭了残房破壁、杂草丛生现象,既大量节约了耕地,又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