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农信“四个坚持”深化“双基”共建整村授信再推进


本报讯 (冯萍)为持续深化、固化“双基”共建整村授信工作成效,衡水农信积极归纳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压茬推进再深化,持续提质扩面,以更高的标准、更优的方法,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双基”共建全年工作任务。

坚持聚焦主线不走神,深化工作内涵和外延。衡水农信坚持“双基”共建既在“普”上发力,又在“惠”上用心的工作主线,多维度推进,深化工作质效。一是完善机制把方向。衡水农信建立了一整套工作推动机制,上至审计中心下至广大干部员工,全员参与、分层落实。如工作进度整点播报和日总周评督导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协调配合机制,责任目标管理和考核评价机制。此外,不断加强会议的督导性,以召开调度会、汇报会、全市阶段性总结会议、工作交流现场会等,以会议形式靶向“双基”主线。二是丰富内涵有力度。衡水农信牢固树立“大农村”“大农户”思想,牢固树立综合业务“大营销”理念,精准对接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扶持当地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像阜城的剪纸贷、武邑的家具贷等。同时切实发挥信用区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先进经验,全面推广,以点带面,以村带镇,助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截至8月末,评定信用村2873个,评定比例62%,评定信用乡镇45个,评定比例41%,示范园区19个。三是拓展外延有深度。衡水农信将整村授信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相结合,与小贷业务拓展相结合,全面融合推进,以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深化整村授信工作服务效能。

坚持问题导向不懈怠,持续夯实工作基础。衡水农信以问题为导向,积极面对问题举措解决,巩固“双基”基础。一是总结经验补短板。召开全市经验交流现场会,对冀州等先进行社及试点场景进行观摩学习,以先进激励全辖共同推进。同时开展“双基”共建建档、评级等基础工作“回头看”活动,对工作进行及时更新、补充、完善,做到动态管理。二是严把操作原则。落实工作各环节、全流程的规范化,严格按照工作要求开展评级授信工作,确保客观公正,着力提升评级精准度。三是严防操作风险。增强风险预判前瞻性,全面梳理工作环节中的每个潜在风险点,加强风险监测和跟踪处置。成立督导小组,持续做好督促指导、后续检查和风险预警评估工作,确保“双基”共建高质量开展。

坚持效果导向不松劲,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积极提升“双基”共建整村授信工作覆盖面、群众参与度,形成良好的认知氛围。一是加强信息交流和内外宣传。各行社充分利用办公内网、微信公众号、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平台,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互动功能,保持有效沟通与良性互动,及时展现一线动态,提高信息宣传效率,营造舆论氛围。二是加强与党政部门沟通汇报。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金融办、人行、银监等相关部门报送工作信息,全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截至9月20日,在全市举办的294场“整村授信”启动会中,走访的467个行政村、区中,党政行业管理部门参与人员376人。三是加强与其他业务融合推进。借助整村授信工作,持续推动存款贷款、电子银行和新型小贷业务等工作相结合的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化,积极践行综合业务全面同步营销的理念,活动中共计营销存款1761户,金额17819万元,办理电子银行业务35341笔。

坚持严督实导不弱化,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督导考核,全力完成“整村授信”推进工作任务。一是加大自查。各行社分别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整改,补齐短板。同时推动“双基”共建绩效考核机制,有效激发和增强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制订工作推进表,倒排工期。结合目标任务制定指标提升和工作推进时间表,增强工作压力和动力。三是加大督导力度。审计中心加大工作检查督导力度,对工作推进迟缓、敷衍应付、弄虚作假的行社,及时督导、调度,通过工作督办、问题通报、约见谈话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切实推动“双基”共建整村授信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