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县的文坛

——《滹沱乡韵》精品集序


何同桂

《滹沱乡韵》小说散文精品选已出版,文友们嘱我写几句话。

“乡韵”已出十一期,我写过三次序文,早已无话可说。但这个选本,是首次集花成束的尝试,也是前十期丛书精粹的展示,对一个县域文坛自然意义非凡。

“文坛”一说,始于恽敬“酒场花局、诗席文坛”之论。恽敬是清中叶阳湖派代表人物,此派中坚皆江苏武进籍文人。依他本意,文坛指文士会聚之所,和现在所谓“文学圈”其意相近。后来则泛指文学界了。据此,序文标题《一个县的文坛》,似不为过。

饶阳历史悠久,文脉深厚。文坛始祖应拜筑台传诗的毛苌。饶邑先民近水楼台,沐浴甘露,得享风骚教化,广泛流播着雄健的文学基因。后刘献之、李昉、刘元龙、常堉璋等也如巨星辉映长空。

近代以来,文学巨匠孙犁、王林、方纪、秦兆阳等赴饶参加抗战和土改,建国后作家田间、梁斌、李满天、张庆田、徐光耀、柳溪等人常到五公釆风创作,不仅留下无数华章美篇,还影响和带动了大批文学爱好者,使民间创作蔚成风气。文革前全国召开青年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五公女青年徐秀稳在人民大会堂介绍经验,大官亭农民许可的小说《一口菜饼子》被改编成全国第一个电视剧,都成为文坛的瞩目亮点。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文艺得以复兴,县文化部门立即创办《饶阳文艺》和《争艳》,领全区风气之先,团结作者繁荣创作功不可沒。我的小说《芝麻花》,即在《争艳》上被省报《布谷》发现选用。当时虽较活跃,但县里并没人能够出书。八十年代末,上级征集《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文化副县长和文教局长任副组长。我当时在政府办联系文化口,忝列小组成员之一,多次参与协调催办。印象中那是当时全县唯一出版的文学读物。

九十年代后,由于经济大潮的冲击影响,文学创作逐渐式微,专业人员风流云散,业余作者自成散兵游勇。虽然,孤军奋战,自生自灭,但很多作者仍不改初衷,默默坚守,经常在报刊发表作品

有的还出了集子。当时,上级有关领导多次说过:“饶阳经济欠发达,文学却是先进。你们有那么一帮人!”2007年,市作协致函县委,倡建“作协饶阳分会”,县委大力支持,立即批复,在全市首开先河。

作协成立后,我们多次开展培训研讨、现场采风、选题论证,网络交流等活动,创办会刊《嫩苗》,推出丛书《滹沱乡韵》,搭建平台推精品,培养人才促繁荣,讴歌真善美,发扬主旋律,提高了饶阳知名度。

回首历程,可以毫无置疑地说,过去的十年,是饶阳文学繁荣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据粗略估算,全县共出版印刷各类文学书籍二百种以上,由国家出版部门出版的也达三十多种,其中有长篇小说,传记文学,纪实文学,历史故事及小说、散文、诗词的选集。其中很多作品被国家和省市报刊转载和推介,有的得过各种表彰和奖励,还有的被新闻电视媒体广泛传播,引起上级部门和业内人士的好评。十年来,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几次到县调研,与作协骨干对话交流,并大力宣传和转载饶阳作品。省作协主席关仁山带队视察,给县作协成员介绍创作经验,鼓励大家勤奋写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市级文联、作协和新闻媒体把饶阳作为重点联系县,经常在《衡水文学》和《衡水晚报》开辟专刊专版和专栏,集中刊发饶阳作品。市文联一名老领导亲自撰文介绍饶阳历史,表彰饶阳文学现象,题目就叫《饶阳是书香门第》。

《滹沱乡韵》是“书香门第”的一个招牌。她既是县作协活动的平台,也是县文化工作的名片。十年来,历届县领导不仅非常重视,经常过问,还有十几位县四套班子领导撰赐诗文。在他们带动下,广大作者更加踊跃。县委政府为把“乡韵”唱响全国,曾指示把三期丛书集中精装封套,分送各级领导和京津石衡的饶阳籍干部,受到普遍好评。

为在更大范围内讲好饶阳故事,唱响滹沱乡音,我们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编了这个选本,每个入选作者不超过两篇,发在其它报刊的作品不在入选之列。

俗话说:“孩子是自己的好,庄稼是别人的强。”看孩子因不免偏爱,论庄稼则出于嫉妒。这部集子,是我们呵护培育的孩子,虽稚嫩拙朴,却健壮活泼,满面笑容,正气充盈。这部集子,也是我们辛勤栽植的庄稼,虽籽粒秕瘦,但却是绿色食品,原汁原味,溢甜飘香。这是带露釆摘的蔬果,这是美丽熟悉的乡愁。这是编者和作者的心血,这是回馈大地的礼物。

编选此书,旨在总结过去,继续探索,再攀高峰,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创作环境和氛围,为出名家出精品助力加油。

阳湖派的作家们都是江苏武进人,生前并无开宗立派之想。只是随着时间影响日大,渐被后人所重,遂成和桐城派齐名的散文流派。僻乡小县的文坛,自然不敢王婆卖瓜类比前贤,但学习借鉴他们勇于探索互相促进砥砺前行的精神却是应该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如果锲而不舍,刻苦努力,出大作家和好作品并非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时,引用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名言激励青年:“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应该成为我们立志文学者的座右铭。尤其是青年作者,更应埋头耕耘,多读多写,争取不断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优秀作品,为故乡为文坛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