勠力同心谋新篇 乘风破浪开新局

——市委四届八次全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铁卯

极不平凡的2020年,连同成就辉煌的“十三五”已经过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崭新的“十四五”拉开了大幕。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市委四届八次全会谋划长远,为衡水擘画出一幅高远务实的新图景。

12月30日,市委四届八次全会召开,听取和讨论市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吹响了衡水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号角。

全会召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12月30日上午,衡水会堂气氛庄严热烈,与会人员精神饱满。市委四届八次全会拉开序幕。市委书记赵革受市委常委会委托作工作报告,市长吴晓华就《建议(讨论稿)》作说明。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沉着应对、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抓“六稳”促“六保”,打好防疫情、保发展组合拳,全力科学救治患病人员,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确诊病例在全省率先“清零”,合理组织复工复产,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加速恢复增长态势。

——“十三五”时期,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翻番”目标圆满完成,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项目建设成果丰硕,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深化改革亮点频出,开放合作释放活力,质量基础更加夯实,民生福祉显著改善。

……

回顾“十三五”,全市上下同心协力,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衡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作为经历者、见证者,全体与会人员感慨万千,满怀欣慰,深切感受着这些成果的来之不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市实现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五年。

——衡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环境。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深入实施,使衡水第一次融入于国家战略,衡水的区位、交通、生态、文化、产业、改革等方面的优势正加速向发展的优势转变。

——“十四五”期间,全市上下要把产业振兴、农业结构调整作为强市富民的主要抓手,凝神聚力抓招商引资,统筹推进稳粮食、调结构、减用水、促增收“四位一体”目标。

——到2035年,我市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

展望“十四五”,展现新气象,体现新担当,实现新突破,衡水必定奋力谱写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作为参与者、奋斗者,大家激情澎湃,信心百倍,感到未来衡水的经济社会发展脉络清晰可触,凝聚起迈向新征程的坚强力量。

文件起草集思广益汲取智慧

市委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把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和现实检验,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部署要求在衡水落地落实。

——这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过程。

今年9月份,市委成立“十四五”规划建议起草小组,抽调力量组成起草专班,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起草工作始终在市委常委会领导下进行。市委书记赵革多次就起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常委会会议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我市“十四五”发展重大问题。

起草组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入研究,专题论证。市级领导同志组织市直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为起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个开门问策、集思广益的过程。

为提高规划《建议》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公众参与度,市委把加强统筹设计与坚持问计于民结合起来,鼓励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努力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规划《建议》中来。

9月30日至10月底,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开展“我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共收到建言献策1000余条。12月22日和23日,市委书记赵革分别主持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有关专家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将建议稿印发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征求意见。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对建议稿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起草组逐条分析,认真研究,对能吸收的意见建议在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中予以体现。

——这是一个凝心聚力、坚定信心的过程。

历时数月,数易其稿。12月30日,一份凝结着全市人民智慧的《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讨论稿)》摆在了与会同志面前。

通过深入学习讨论,大家对市委《建议(讨论稿)》给予了充分肯定,一致认为,该文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对标对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提出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为推动我市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

贯彻新理念谱写发展新篇章

12月30日下午,全会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衡水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衡水市第四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

方向明,则发展兴;定位准,则赶超劲。

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市坚持京津冀科技创新支点城市、全国特色产业名城、生态宜居美丽湖城、京南现代物流基地、京津冀绿色农产品基地的功能定位,主要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发展、国土空间布局、改革开放、生态文明、文化事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方面,作出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在与会人员中引起强烈共鸣。

全会提出,要驰而不息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建设标准,努力实现企业办事更快捷、群众办事更方便、办事环境更舒心的目标。

“我们将坚决向不良风气宣战,向损害衡水环境的人开刀,谁砸衡水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坚决整治‘神经末梢’的微腐败。”与会同志表示。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全会提出,要用心用情抓好民生保障,既要善于系统谋划整体性、全局性公共服务的民生“大事”,又要善于从群众的“求助声”、“抱怨声”甚至“骂声”中找准民生工作的着力点。

“我们要注重抓好反映到各级党委政府的群众个体身边的一件件具体民生‘小事’,整合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构建全链条的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每一件身边‘小事’都能第一时间有人听、有人管、办到位。”

全会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2021年,我们将稳产能、保供给,提质量、增效益,抓改革、增动力,补短板、强基础,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与会人员满怀豪情、意气风发。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会议部署要求,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扎实做好明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用实干担当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新征程赋予新使命,新阶段要展现新作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未来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步履更加坚定。衡水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锚定目标、奋勇前进,加快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现代化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