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党史回眸


1994年

7月18日 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2001年

7月18日至21日 朱镕基在安徽考察工作。他指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大意义;同时又要清醒地看到,农村税费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任务,必须积极而稳妥地推进。当前,要着重研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扎扎实实地搞好改革试点,为在全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探索和积累经验。

1960年

7月19日 总政治部批转济南军区《关于组织青年学习毛泽东著作的报告》,要求各级领导积极组织士兵学习毛泽东著作。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在全军逐步开展起来。在学习中,解放军涌现出以雷锋、南京路上好八连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人物和先进单位。

2001年

7月19日 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大会在拉萨举行。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讲话,指出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西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的羁绊,标志着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开辟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时代。

1946年

7月20日 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从本质上分析敌我形势,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指示从军事、政治和经济三方面,为我党我军规定战胜敌人进攻的方针、原则和方法,并强调指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干地方,若干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在党中央领导下,全解放区军民紧张地动员起来,英勇地抗击蒋介石的军事进攻。

1954年

7月20日-25日 中华全国合作社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代表邓子恢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林伯渠向大会致祝词。会议决定将中华全国合作社改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通过了《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章程》。

1993年

7月20日-23日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北京同时召开。朱镕基在会上指出,财税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整顿财税秩序,加快财税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进行整顿,在整顿的基础上加快改革。

1994年

7月20日-2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作出中央政府关心西藏、全国各地支援西藏的重大决策。此后,中央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西藏现代化发展的支持力度。

1947年

7月21日-23日 中共中央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扩大会议,着重讨论战略进攻的部署和解放区土地改革、财政金融工作等问题。毛泽东提出计划用五年时间(从1946年7月算起)解决同蒋介石斗争的问题。

2005年

7月21日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当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更富弹性的汇率机制。

2017年

7月21日 习近平在参观“铭记光辉历史 开创强军伟业”主题展览时强调,90年来,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人民军队砥砺奋进的90年,凝结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新的起点上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鼓舞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和全军广大指战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而不懈奋斗。

1928年

7月22日 原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在彭德怀、滕代远领导下,举行平江起义。24日,成立了平江县苏维埃政府,起义部队改编为红军第五军第十三师,彭德怀任军长兼第十三师师长,滕代远任党代表。平江起义有力地推动了湘鄂赣边界革命斗争的发展,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也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9年

7月22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2016年

7月22日 首次“1+6”圆桌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此后,中国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金融稳定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1+6”圆桌对话会。

1921年

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参加大会的代表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大会。他们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出席了大会。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事务繁忙未出席大会。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从一开始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具有伟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充分展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精神之基、精神之本。1941年6月,《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将7月1日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