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茂:精研手诊,坚持为患者减轻负担


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李炳茂教授在四十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坚持手诊、舌诊、脉诊等相结合的综合方式诊断疾病,目的就是提高确诊率,减少设备仪器的检查,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受到患者广泛好评。李炳茂教授认为,缓解看病贵的问题,可以在保障确诊的同时,尽量减少设备检查,这样就减少了部分费用,尽量让患者少花钱,能看好病。如何提高确诊率?这就要求医生在诊断方面采取多方面的方法,综合判断。本来就是要求望、闻、问、切,或者望、触、扣、听的综合方法,养成多动手、动脑分析,练好基本功,必要的检查化验应该做,称为辅助检查。前提是在医生采取多种方法检查、分析判断后针对性的做辅助检查。不能撒大网,开无关的检查,增加患者负担。

诊断疾病,老百姓称为看病,无论中医、西医都是把望诊放在第一位,主要就是看。望诊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全身望诊、面部望诊、局部望诊、舌头望诊、手部望诊等。由于手诊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不容易掌握,人们重视不够。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记载了手掌的形状、温度、纹理、指甲诊断疾病。“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李炳茂教授诊断疾病讲究标准,按照李时珍脉学,诊脉要“令仰其掌”,在诊脉的同时就看清楚手掌的形状和纹理了,对于确诊疾病就多了一种方法。近些年互联网的发展,为中医诊断疾病提供了方便。李炳茂教授通过认证,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名中医远程诊疗在线”,对于外地、个别国外的患者,不能当面诊脉的,就通过看面部、舌头、手掌视频和照片的方式诊断疾病。新华社的中文、日文以及共产党员网、河北电视台、衡水电视台都进行了报道。

根据全息科学的理论,每个人的食指指腹指纹就是本人的特征,按手印应用了几千年。整个手掌的纹理更是代表了本人的基因图谱,储存着大量的健康信息。古代有些中医名家就擅长分析手诊。国外也有大量手诊研究专家,国外称为“皮纹医学”,还包括脚的纹理分析。中国遗传学会也有皮纹学研究协作组。因为手诊分析方便,不受医学设备的限制,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还可以把简单实用的手诊普及大众,提高全民的健康意识。我们不但需要认真分析,还需要应用现代科技微观研究。尽早发现疾病和亚健康的苗头,提前干预、预防、治疗,针对性的利用医疗设备和检验帮助确诊,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这就是李炳茂教授研究手诊的宗旨。 (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