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跟党走 启航新征程
——我市365百姓故事汇优秀作品展示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焦明瑞
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初心如磐。
湖城大地,英才辈出,“永远跟党走”的誓言响亮、步伐铿锵。
11月29日,在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征程的辉煌时刻,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2021年度衡水市365百姓故事汇优秀作品展示活动在衡水广播电视台举行。
初心与希冀在这里交融。奋进与传承在这里唱响。
宣讲现场,来自全市各县市区、各行业的11名宣讲选手饱含深情地讲述革命故事、英雄故事、共产党故事,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典型事迹,展开了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
活动由《弓仲韬九死未悔毁家纾难》开篇。来自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的讲解员姚泊宇在短短5、6分钟的演讲中,以两个第一主要创始人弓仲韬历经苦难却对党忠诚不改的一生,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信仰。
“我是一名护士”“我们是党和人民的白衣战士”“必将以寸心赠华夏,以岁月赠山河,以吾辈之青春,守卫这盛世之中华!”……一句句,一声声,振聋发聩。来自深州市医院的护士何田,从为党和革命事业牺牲的医务人员感人事迹切入,生动讲述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伟大历史画卷,再现了深州市医院职工逆行抗疫、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无畏奉献,深刻扣题《饮水思源念党恩,同心奋进新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信仰,就这样在一代又一代中承续弘扬!
“我从懂事起,开始跟着家里的老人们参加抗战,给抗日干部送信、送饭”“我父亲李岗等29名烈士为国捐躯”“多年来,我一直想着为牺牲的烈士们做点什么。”抗战烈士遗属、90岁的老党员李智凛,用了20年的时间,精心搜集整理了大量抗战资料和1200多件实物,全面生动地展示了林东村广大群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和战斗历程。
“儿啊,你当兵要入党,要跟着党走!”母亲的一句话,河北好人、安平县爱心家政服务队队长,72岁的闫金虎用一生践行,这位退役老兵退伍不褪色,20多年来捐款80多万元、免费为单位及个人服务10万多次,安平城乡广为流传一句话——“有困难,找老闫”。闫金虎说:“如果有一天我干不了了,就让儿孙接我的班!”
这句话,同样镌刻在了阜城县义务守墓人王志杰的一生。他和父亲用79年的守护,抚慰了88位革命英烈的时光。
这句话,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郝宏银和家人用一次次假日无休、一次次志愿行动去践行。转业26年来,郝宏银用心“经营”“衡水学雷锋爱心流动理发店”,为军烈属、病残孤寡、执勤官兵、住校学生们义务理发。
掌声,热烈而持久。
敬意,因佩服油然而生。
泪水,因谁溢满眼眶?“千钧一发,谁上?党员上。我主动请缨,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救人。”“我从事消防工作九年,今年第一次回家过年,我身上多了勋章,妈妈多了白发……”枣强县消防救援站队长郭放,娓娓诉说着消防救援队员的逆火而行只因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时刻把人民生命大于一切铭刻心上。
生命,因奉献而厚重。故城县医院党总支部书记、院长居艳梅,从医32年,坚持用信念熔铸生命底色,把爱奉献给患者,带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始终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平凡,也能孕育伟大。河北省首届百姓心中好交警冯章魁带着老母亲上岗指挥交通、把群众当亲人,他用照顾母亲的细致来对待工作,用对待母亲的真情来服务群众,亲情所系,职责所在;中国好人宋瑞平一路收着旧报纸播撒爱心与希望,虽收入微薄,但拾金不昧……
“我们疏通的是河道,建成的是风景,连通的是民心。”市水利局的韩冰冰,满怀激情地向大家展示着我市最新的水系网络,他以生动诙谐的口吻、鲜明的对比方式,展现了我市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启动河湖水系连通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向缺水顽疾开战的有力举措以及显著成果。让百姓喝上放心水安全水,让衡水大地碧水长流、五谷丰登,是我市扎实开展为民办实事的实事之一。
掌声,一次又一次响起。这次宣讲活动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讲好衡水人民谋发展、开新局的生动故事,深入挖掘、整理、宣传全市的革命故事、红色故事、英雄故事、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故事等。经过层层推荐、严格把关,历时两个多月,最终选出11个故事、11位宣讲人。故事各有千秋、牵动人心,生动展现了百年大党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牺牲与奉献,展现了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展现了衡水儿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建设“六个新衡水”的火热实践。
“传承百年信仰,凝聚红色力量。他们的宣讲真实生动、催人泪下、鼓舞人心,更加坚定了广大党员群众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一个个普通故事中,融入血脉,赓续传承……”
主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还回荡在演播大厅。
全市人民努力打造诗意栖居的幸福之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号角,已然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