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衡水钩沉


8月16日

1924年8月,安平县委鉴于长工工资微簿,生活困难的情况,领导台城党支部乘地主大批用工之机,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动群众开展了雇工增资斗争。

1941年8月16日,出兵“扫荡”的日军在安平县中角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杀死干部、群众18人,其中村南的一个水坑边就有9人被杀,鲜血染红了坑水,制造了“血坑水红”惨案。

8月17日

1941年8月17日清晨,由于汉奸告密,驻在安平县中佐村的冀中军区司令部机关及部队被日军5架飞机轮番轰炸,军民牺牲36人,伤12人。

1945年8月17日,冀县县城解放。1944年冬至次年春,迫于抗日斗争形势,冀县城外诸据点日伪军陆续缩回城内。1945年8月15日,冀鲁豫军区冀南作战指挥部发布大反攻命令。军区第27团及第五军分区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被编为第六梯队。8月16日,第六梯队张刚剑部在冀县游击队和民兵武装紧密配合下,冒雨进抵冀县县城。当时,守城日伪军慑于八路军和地方武装强大攻势,已先期逃遁。8月17日,八路军和地方武装收复县城。

8月18日

1943年8月18日,冀中警备旅四十地区队一个中队和深南县大队一个中队,在四十地区队长乾云清的带领下,在深南县北黄龙村伏击由护驾迟到深县的日伪军运粮车队,歼灭日伪军18人,截下运粮车100余辆,缴获战利品一部,四十地区队队长乾云清和两名战士壮烈牺牲。

2006年8月18日,中央、省重大典型采访团团长、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刘汉俊,在省、市有关领导陪同下,慰问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林秀贞。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等30家媒体的46名记者,对林秀珍的先进事迹进行数日集中采访。

8月19日

1938年8月19日,冀鲁豫边区省委撤销,中共冀南区委员会成立,五特委改称中共冀南区五地委,信锡华任书记,辖区未变。

1945年8月19日,武邑县城解放。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武邑县由各据点龟缩到县城内的日伪军,眼看末日已到,准备逃命。8月19日(农历七月十二日)盘踞在武邑城内的日军和汉奸弃城向衡水狼狈逃窜,我一区组织两个民兵连在武邑通往衡水的公路上进行截击,这时正在武邑至阜城边界一带打击敌人的县大队也闻讯赶来歼敌,追至苏正,打了敌人的尾部,敌人逃至衡水境内,至此,武邑县全县解放。

8月20日

1938年8月20日,冀南行署第三行政督查专员公署在武邑县正式成立,辖景县、阜城、故城、武邑、衡水、枣强及东光县运河以西部分地区,刘建章任专署专员。武邑县抗日民主政府也于当日正式成立,刘建章兼任武邑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1938年8月20日,冀南行政主任公署任命王东初为枣强县抗日政府首任县长。县委负责同志带领干部群众在接官亭村隆重迎接王东初县长到任。齐谷生任抗日政府秘书,李衡甫任第一科科长。

1940年8月20日晚,二十五团破坏了王七庄、贾村段铁路,并以一个连配合景县游击队破景宋公路,于拂晓伏击了景县修路之敌;二十六团、二十七团破贾村至德州段铁路,并与高海、陈庄、贾村之敌交火,一度冲入贾村。

1940年8月20日,武邑县审坡日本中村部队、伪警备队、新兵班长酉福庆100多人及景县、枣强县日本部队、伪警备队、武邑县大西部队1000多人包围了律寨村,我方战士牺牲20余人,损失枪支20余支。

1941年8月20日,日军以安平县角邱为中心进行“扫荡”合击,驱杀各村跑不动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角邱村南的地里就躺着50多具尸体,在周大转村中一口井里死了7人,在一个山药窖里死了16人。这就是骇人听闻的“角邱血”惨案。

1949年8月20日,衡水地委发出了生产救灾的指示。入夏以来,大雨连绵,沥水成灾,武邑、恩县、武强、阜东为重,景县最为严重。地委强调,救灾的基本方针是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力量,切实领导灾区群众大力开展各种生产自救工作,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1945年8月20日,为适应日本投降后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经党中央研究决定,恢复冀南区建制。随着冀南行政区建制的恢复,对原来的行政区划作了一些调整。原冀鲁豫五地委改称冀南五地委,地委书记由陈登昆担任,辖衡水、枣北、武邑、景南、景北和阜东6个县及德县河西特区的党组织。原冀鲁豫六地委改称冀南六地委,书记赵一民,辖冀县、枣南、故城、夏津、恩县、高唐、平原、武城和清河9个县的党组织。

8月21日

1940年8月21日,新七旅、新九旅各一部在衡水县党政军民的配合下,在大葛村一带与日伪军相遇激战,缴获野炮一门。

1942年8月21日,第六军分区部队在内线关系配合下,化装袭入枣强县卷子镇据点,击毙日军7人。

8月22日

1944年8月22日,在八分区召开的群英会上,授予温三郁“气节模范”的光荣称号,并给予物质奖。

1945年8月22日,景县县城解放。8月20日,为攻打景县县城,牟海秀司令对参战部队作了战斗部署:二十七团负责攻打城里,阜东县大队负责封锁安陵之敌,景北县大队负责解决安陵至城里中间之敌,景南县大队作为预备队。各区游击队和武装基干民兵由县大队统一指挥,协同作战。8月21日晚,攻城开始。经过激战,西门附近的城墙被我军突破,有一个排的兵力跨越城墙,冲入城内。敌人集中火力严密封锁,使我后续部队受阻。8月22日下午,我部队发起总攻,景县县城宣告解放。这次战斗,共歼灭敌人500余人,缴获机枪10多挺,步枪300余支,战马40匹,其他物资不计其数,并将敌人的档案材料全部缴获。只有伪县长王长法和伪保安联队长赵文庭带残部逃跑。

在解放景县城的战斗中,我分区二十七团九连指导员樊振谦和战士刘荣升、张华令、张金印、居砚田、卢双领、刘春芳、葛中元、万如修等二十多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他们永远值得景县人民崇敬和怀念。

2006年8月22日,在枣强县召开了林秀贞先进事迹报告会,枣强县领导及群众共600余人与会。

8月23日

1940年8月,二十七团某营副营长张明轩率战士300人埋伏在龙华据点至工地的路旁玉米地里。次日晨,日军一部把枪扔在汽车上,大摇大摆,直奔工地。见敌人进入我伏击圈,我军发起猛攻,共毙敌十余人,缴机枪2挺,步枪7支,小炮1门。我军只有副营长张明轩一人腰部受伤。

8月24日

1939年8月,冀中行署在武强县北代村召开第三次行政会议,即“北代会议”。会议研究了救灾、拥军优属、建立中心村和抗日模范村等工作。

1940年8月24日晚,二十五团、二十七团破击青兰、贾村段铁路,并与王七庄之敌激战3小时,至拂晓撤出。

8月25日

1937年8月25日,共产党员、饶阳人民抗日自卫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田同春与孟庆山同志会晤,田同春同意将饶阳人民自卫军改编为河北游击军第一路军,由许佩坚任总指挥,田同春为副总指挥、参谋长,吴庆成为秘书长负责政治工作。

1938年8月,五地委成立后,地委在武邑县城西街召开所属六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地委书记信锡华、组织部长王青、宣传部长扈惠民出席并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六个县委的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内容是研究部署进一步开展抗日斗争,迅速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壮大党的力量等问题。

8月26日

1943年8月26日,景县龙华“红部”日军曹长宫元喝醉了酒一天内砍杀群众19人。

1944年8月26日拂晓,景县城里的敌伪军150余人,在伪军头子王长法的带领下,偷袭抗日堡垒村后埝,把抗日村长张兆绂严刑拷打后投入大水坑里,张兆绂同志壮烈牺牲。张兆绂二儿子张庆升被抓走当劳工,后埝的许多无辜群众也遭受了严重摧残,张恩波、张树荣被抓去罚劳工,张书香、张智祥、张英坤等人被打得遍体鳞伤……

1985年8月26日,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曙光在地区领导乔世忠、平义杰陪同下到武邑县视察工作,并对发展乡镇企业和群众生活情况讲了意见。

8月27日

1942年8月27日,冀南六分区一部队事先隐蔽在瓦莲蓬村,集中手枪10余支组成手枪队,利用集日潜入卷子镇日伪据点,击毙赶集日军7人。

1943年8月27日,冀南五地委、第五军分区领导机关在武邑县律寨村召开全区武装科长、县大队队长及教导员会议。地委书记兼分区政委李尔重、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副司令员陈耀元、副政委刘福胜、参谋长陈明义、武委会主任牟海秀等领导干部参加了会议,与会及保卫人员共计200余人。

1945年8月27日,深县县城解放。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深县境内大部分据点被摧毁,仅剩沿深磨公路的位桥、磨头两处据点。此时,城内还有日军四十余、伪军1300余人。为了彻底消灭敌人,尽快解放全县,深县县委积极领导全县广大民众千方百计断绝城内日伪军的粮食和物资,对出来抢粮的日伪军给予狠狠打击,使城内之敌犹如瓮中之鳖。8月23日9时多,日伪军强迫30多辆大车,100多民工,携带各种物资全部人马撤出深县城,沿深磨公路向南撤退。第二日到了磨头,乘火车逃到石家庄。接着位桥据点三中队李克昌部、磨头据点一中队刘汉升部1500余人,也全部乘火车逃到石家庄投靠了国民党白崇禧部队。至此深县日伪军全部逃离。8月27日上午10时左右,县委书记吴庆诚、县长赵明之带领我党政人员进驻了县城,宣告县城解放,全县解放。

8月28日

1939年8月,日军强迫群众修建沧石铁路,为了粉碎敌人的修路计划,冀中区党委指示二、三分区,全民动员,组织了深县、武强、饶阳、安平、献县的大批民众,在武装部队掩护下,进行了大规模的交通破击战。经反复破击,迫使敌人放弃了修筑沧石铁路的计划。

为了适应抗日斗争形势,领导全县人民开展抗日斗争,1938年8月下旬,武邑县抗日政府成立,五专署专员刘建章兼任武邑县县长。

8月29日

1939年8月,武邑县大队三个连改编为五分区青年营,进一步加强了分区的武装力量。

8月30日

1943年8月30日,冀南五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副司令员陈耀元在枣北县江官村北清凉江南岸壮烈牺牲。1943年8月30日,五分区将各县武装科长、县大队长、县教导员集中在枣北县北部、武邑县南的律寨、杨庄、小白庄开会,会议人员转移到大、小江官村时,突然遭到衡水、武邑、景县、阜城、枣强五县3000名敌人的合围。在突围中,五分区司令员赵义京、副司令员陈耀元身先士卒,带头冲杀,不幸中弹牺牲,五地委书记李尔重胳膊及腿部中弹负伤,我军共有17人壮烈牺牲。为纪念赵、陈两位司令员,将枣北县改为赵陈县。

1944年8月30日,武强县大队、各区小队和分区主力部队一个连,在武强县大队队长马庆云、副政委樊建平的指挥下,经激战,第二次攻入武强县城。共夺回小麦30余万公斤,俘虏日伪军300余人,缴获步枪206支,手枪13支,迫击炮3门,子弹一部。

8月31日

1941年8月31日,秋季第一次破击战打响。冀南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参谋长范朝利、文建武(兼七旅政委)等对王高路(清河境内段)破击战进行了研究部署。决定由第七旅完成这一任务,文建武任指挥。经过三昼夜激战,王高路沿线的据点、炮楼被全部拔掉,迫使王高路的“治安军”高德林部两个团缴械投降。缴获步枪数百支,机枪10挺,子弹数千发。这次战斗,我方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胜利。(中共衡水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