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邑县虎赵庄

好政策托起好日子


本报记者 周春旺 赵亚菲 徐鹏璐

春节前夕,武邑县虎赵庄村脱贫户赵俊香家的豆腐作坊忙活起来。“年前,乡亲们要豆腐的多,得赶时间多做点儿。”70岁的赵俊香一边聊着,一边和儿子赵月斌合力抬出一方热气腾腾准备定型的豆腐。

赵俊香介绍,前几年,儿子和儿媳突发疾病,失去干重活的能力,顶梁柱一倒下,整个家庭也陷入困境。上有俩老人,下有俩未成年的孩子,也没有家底,今后的日子可咋过?正当赵俊香一家六口在家闷头发愁时,当地政府及时伸出援手,不仅为他们办了低保,还通过建档立卡帮扶其脱贫。

“光伏补贴每年1300多元,产业入股分红每年3000元,还有每人每月240元的低保费,住院和吃药能报销90%,医保每人每年少交九成……”赵俊香掰着手指头算着账,在各项脱贫政策的帮扶下,他家早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虎赵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丽介绍,武邑县坚持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进一步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构建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给赵俊香一家和许多村民增添了创业干事的底气。

两年前,赵俊香拾起老手艺和儿子办起了豆腐作坊,通过双手撑起整个家。春节前夕,赵俊香家每天得做七八方豆腐,收入二三百元,平时每天也能挣百八十块钱,再加上地里的收入,赵俊香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宽裕。

据村民介绍,虎赵庄原名打虎赵庄,相传因村民齐心除虎害而得名。这个1200多人的传统农业村,民风淳朴,环境整洁。特别是近两年,虎赵庄村各处都在变美、变好——厕所改了,井水变成了安全的集中供水,家家户户通了天然气,街道平整,路灯亮了……

“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心里觉得挺欢喜,以后要多干点事,让日子越过越好。更盼着下一代好好上学,将来为国家多作贡献。这是当老人的一点心愿,也是咱的良心话。”对未来的生活,赵俊香有着美好的憧憬。

整个采访过程中,赵俊香老人始终笑容满面。有了村“两委”“娘家人”的帮衬,更有党的好政策保底,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康庄大道上,虎赵庄的父老乡亲们生活有信心、日子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