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涌泉”可濡养全身
中医认为,当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可形成“上阴下阳”的阴阳相交之象。这犹如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其实,人亦如此。当处于上阴下阳、元阳充足的状态,人就自然头目清醒,充满活力。那如何才能达到上述的养生效果呢?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从刺激涌泉穴入手了。
涌泉穴是肾经的发源地
《黄帝内经》提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的气就像泉水一样来自于脚底,能灌溉全身各处。涌泉穴是肾经的第一个穴位,也可以说是肾经的发源地。自古就有“睡前搓脚心百次可延年益寿”的说法,刺激涌泉穴就好比是打开生命的源泉,让生命之水灌溉全身。
涌泉穴在脚掌的前三分之一处,更简单地说,就是五个脚趾用力弯曲时的凹陷处,相当于足部肾上腺反射区的位置。
刺激涌泉穴的一大功效是引导气血下行,也就是把气血引到脚上。如果肾气不足,气就不能往下行,气往上走的话,就会产生高血压、鼻出血、头目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的症状。在日常生活中,刺激涌泉穴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艾灸。适当艾灸涌泉穴能发挥引火归源的作用,有助增强人体的肾气。
“封穴”讲究几种手法
然而,灸法是讲究“入穴”的,即用阳气——艾的能量,来舒经活血、祛瘀散寒,使能量顺着穴位进入体内。所以,灸法是通过毛孔的打开、穴位的开阖、经络的疏通,把阳气的能量穿透进身体里。艾灸涌泉穴时,除了要掌握好灸量,还要注意艾灸完一定要“封穴”。
所谓“封穴”,实际是指通过按摩点穴的方法,刺激局部以调整人体阴阳,从而对身体产生积极影响。如拍、锤、点、按、捏等都是“封穴”的手法,有的人可能只使用其中某一种方法即可,有的人可能需要配合使用多种方法。
推涌泉:如果老年人平时经常怕冷、手脚冰凉,说明身体肾阳不足以温煦四肢,可通过推擦涌泉穴的方法温补肾阳。
按涌泉:如果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平时经常出现头胀、头晕、头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身体处于肝肾阴虚状态,可通过按揉涌泉穴的方法引火下行。
擦涌泉:如果老年人睡眠质量欠佳,经常失眠、多梦、易醒,甚至出现五心烦热(即心胸和两手心、两脚心发热),这是典型的肾阴虚症状,可通过摩擦涌泉穴的方法交通心肾。
拍涌泉: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经过喉咙和舌部,又因肾开窍于耳,所以按揉涌泉可治疗咽喉肿痛、舌干、失音、耳聋耳鸣等头面部疾病。
老年人在灸完涌泉穴后,可辨证使用以上方法“封穴”,将元气封存在内体吸收。“封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艾灸的最终疗效。
(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