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目标导向 创新合作途径 壮大产业基础
武强夯实人才基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李影)为破解发展难题、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武强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人才作为推动改革发展第一资源,多措并举夯实人才基础、发挥人才优势,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顶层设计,吹响创新发展“冲锋号”。该县强化组织推动,调整充实了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县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调度指导,狠抓责任落实,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强化政策支撑,制订出台了《“画乡英才”战略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县域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重点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和科技创新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建立健全财政科技资金快速增长机制,为人才落户武强、贡献武强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坚持目标靶向,增进引才引智针对性。该县围绕西洋乐器、玻璃纤维等外向型产业引进外国专家,用外专之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引进德国、韩国等15个国家的30名外国专家,聘请的韩国专家金雪中(KIM SEOL⁃JUNG)荣获了省2020年度“燕赵友谊奖”;瞄准行业领军人物引进人才,针对奶牛产业粪污处理,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周楚新团队,开展奶牛养殖粪污高效低耗资源化利用技术中试与示范研究,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围绕技术攻关难题,引进了河北建筑研究院石墨烯改性聚氨酯超低能耗外墙外保温体系技术创新团队、石家庄铁道大学动力电池高性能电极材料技术创新团队,解决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促进人才、技术与地方产业的针对性匹配。
拓宽合作途径,确立人才引用新模式。该县探索建立了“研发销售在外、转化生产在武”发展模式,吸引城市高层次人才加入研发团队,同时将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于武强。截至目前,已有16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该县加大校企精准对接力度,探索出线上“会诊”、周末“走读”新模式,变“为我所有”为“为我所用”,促成了嘉华乐器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新技术推广所、百润食品有限公司与河北农业大学等12家企业与院校的签约合作,协助农业龙头企业引进了由河北省畜牧良种工作总站刘华格、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周宇光等14名高端人才组建的专家服务团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引人难”的问题。
夯实产业基础,打造创新发展“共同体”。该县围绕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两大载体,依托西洋乐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积极打造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共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创新平台3家、市级创新平台6家、省级以上创新服务平台5家。该县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引导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向科技型企业转型,同时引进专业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实施精准帮扶。截至目前,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1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19家。该县积极实施科技创新项目6个,助推产业高效高质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基础,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确保人才“留得住”“用得对”。
激发人才活力,铺就人才发展“高速路”。该县以赛为媒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增强企业家创新发展、重视人才的意识,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先后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1个,省创新创业赛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市创新创业赛一等奖3个;替抗养殖团队益生菌-益生元饲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开发与应用项目取得第九届河北省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专业赛第八名;规模化牧场粪污清洁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应用项目入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通过参赛,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研发创新产品的积极性大幅提升,已引进人才的研发积极性大为增强,为人才踏上发展“高速路”奠定了基础,确保人才“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