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田保姆”田间地头“把脉问诊”


本报讯(记者段文雅)“现在土壤墒情可以满足麦苗的生长需要,不要着急浇春一水。”近日,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秦娜到桃城区郑家河沿镇考察小麦苗情,对农户提出现阶段的管理意见。

为抓好田间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近日,市、县农业农村部门组织百余名农业技术专家,成立了50余个服务小分队下沉一线,分片包县包乡包村开展小麦生产技术指导服务。

受去年秋汛影响,我市小麦播种期拉长,多数麦田播期普遍偏晚,造成小麦苗情复杂。为尽快促使小麦由弱转壮、实现苗情转化升级,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冬小麦苗情、土壤墒情和病虫害情况,并结合小麦长势,手把手指点农户春管重点方向和技术要点。

针对当前小麦长势,农技专家指出,要因地、因苗制宜,分类管理,促弱稳壮。对于有3叶1心、一个小分蘖或者没有分蘖的麦田,在土壤化冻返浆期可趁墒沟施尿素和磷酸二铵,到拔节中后期再结合浇水追施10至12公斤的尿素;对于有两个到四个分蘖的二类麦田,第一次水肥管理应在3月底前进行,以巩固冬前分蘖成穗;对于有四个五个以上分蘖的一类麦田,应尽量水肥后移,一次水肥时间推迟到清明节前后,以实现穗大粒多。同时,应密切关注纹枯病、根腐病和茎基腐病等病虫害,小麦返青到拔节期,可喷施叶面肥、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