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塔头村:抓基层党建 促乡村振兴
本报讯(朱晓玮)近年来,阜城县阜城镇冯塔头村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努力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
坚持抓实党建不动摇。乡村振兴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在县乡党委的领导下,该村规范“三会一课”等党内政治生活。召开2021年度组织生活会,对全体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6名党员评为“优秀”等次。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成立合作社、发展密植梨产业、建设冷藏库等重大事项,全部集体决策、党员群众同意,并全程监督,实现了党务村务公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年龄小、学历高的优先发展,为乡村振兴初步提供了制度和人才保障。
坚持发展产业不动摇。乡村振兴首先要靠产业发展。借全县调整产业结构的东风,从2016年起,在上级相关政策支持下,动员群众流转土地1560亩,种植新梨7号、雪青、黄冠、红香酥、秋月等密植梨品种18万多棵。通过出租土地、园内打工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整合集体闲散地200亩对外出租发展大棚种植、平整6亩闲置土地租赁给光伏发电企业,此外,通过土地租赁、整合集体资产等,2021年村集体收入16万元,实现了有钱办事,为乡村振兴初步提供了组织保障。
坚持群众满意不动摇。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为了让群众过得更美好。以人居环境提升为抓手,修建了一条长1.3公里、宽5米的进村主路,修整挖通总长600余米环村明渠,深挖扩建占地40余亩的蓄水塘,砌筑了高11米的“塔头山”,打造2500平方米的“休闲公园”和2000平方米“绿地游园”。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安装路灯110余盏,建设了公厕1处,全部完成了改厕任务。建设1200平方米幼儿园,解决了本村和周边村幼儿送托问题。建立了专兼职保洁队伍,实现了垃圾集中堆放、日产日清、统一处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修建了“乡村大舞台”、妇女儿童之家,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办好“开门一件事”,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