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重要论述


2020年11月10日

习近平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社会正在经历多边和单边、开放和封闭、合作和对抗的重大考验。“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成为时代之问,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阻挡。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睦邻友好必将超越以邻为壑,互利合作必将取代零和博弈,多边主义必将战胜单边主义。

他强调,当前形势下,上海合作组织要弘扬“上海精神”,深化团结协作,为地区国家稳定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第一,加强抗疫合作,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第二,维护安全和稳定,构建安全共同体。第三,深化务实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第四,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

1980年11月11日

邓小平在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时说:有的国家认为东南亚的真正威胁来自中国。这个问题应弄清楚,否则不可能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中国地方这么大,人口这么多,还要人家的地盘干什么?中国要摆脱自己的贫困,绝不是本世纪末的事情,甚至于还需花下个世纪的一半时间才能达到。我们现在的国策,就是永远不称霸。希望新加坡朋友做做工作,使他们了解中国的真正意图。中国总是从反对霸权主义这个全球战略出发考虑问题的。中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东盟,东盟越强大,团结越牢固越好。

1985年11月11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时,就对方谈到中国如果尝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成功了,“将从哲学上同时向计划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提出问题”指出:不说是个伟大的试验,但确实是个重大的试验。我们的经验是,要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必须改革,这是唯一的道路。中华民族不是低能的民族,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最终证明中国人行不行,还要看这十亿人口怎么做。中国落后许多年了,近几年可以看到一些兴旺的气象。更早一点的时候,在1949年,黄面孔的中国人站起来了,但是真正的翻身还要两代人的努力。

2014年11月11日

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他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他就此提出4点主张。第一,共同规划发展愿景,把在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推进互联互通、谋求创新发展等方面达成的重要共识转化为行动。第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妥善应对流行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第三,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将亚太经合组织打造成推进一体化的制度平台,加强经验交流的政策平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开放平台,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平台,推进互联互通的联接平台。中方将捐款1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和能力建设,开展各领域务实合作。第四,共同谋求联动发展,加大对发展中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未来3年,中国政府将为亚太经合组织发展中成员提供1500个培训名额,用于贸易和投资等领域的能力建设项目。

2016年11月11日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发表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把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他表示,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孙中山先生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受到全体中华儿女景仰。

他强调,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容忍国家分裂的历史悲剧重演,是我们对历史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都必将遭到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

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这些宏大构想是难以实现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蓝图早已实现,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实践充分说明,只要道路正确、理论正确、制度正确、文化正确,只要坚定不移、坚韧不拔、坚持不懈、艰苦奋斗,朝着伟大目标持之以恒前进,我们的目标就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也一定能够达到。

1945年11月12日

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最近的时局和今后若干工作方针。毛泽东讲话指出:最近时局发展很快,三个月来有点手忙脚乱,国共两党加上美国都是如此。现在,我们的情况是列车上了轨道。我们要组成强大的野战军,再过几个星期,组建工作大体可以完成。东北的事情,我们只能做不能说。美国实际上在干涉中国内政,但也有弱点,必须声明不干涉。蒋介石的基本弱点有二,兵心不固,民心不归。还有弹药不济,粮食不足。天时不利,蒋军中南方人多,去北方打仗冷得很。另外还有杂牌军叛变的可能。破路也成了宣传战,我们说破路是制止内战手段之一。蒋军来势很凶,对我们压力很大,除了抵抗以外,别无办法。我们不打肯定是被消灭,打顶多也是被消灭,为什么不打呢?我们打而胜之的可能性很大。打下去是否会引起世界大战?我看不会。苏联不帮助我们,我们也不怕。美国在干涉中国,但只要我们不断打胜仗,他也得考虑。解放区现在要搞生产与减租,新地区要搞大的减租运动,否则,群众情绪不能提高,生产也无兴趣。这篇讲话收入《毛泽东文集》第四卷。

1956年11月12日

为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毛泽东发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文章写道: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我们正在完成这个革命。事物总是发展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就是2001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应当这样。中国是一个具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但是要谦虚。不但现在应当这样,45年之后也应当这样,永远应当这样。中国人在国际交往方面,应当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消灭大国主义。孙先生是一个谦虚的人。我听过他多次讲演,感到他有一种宏伟的气魄。他全心全意地为了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像很多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伟大历史人物大都有他们的缺点一样,孙先生也有他的缺点方面。这是要从历史条件加以说明,使人理解,不可以苛求于前人的。

1978年11月12日

邓小平在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举行的欢迎宴会上讲话指出: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坚持反对大国欺侮小国、强国凌辱弱国。中新两国人民都是热爱和平的人民。我们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建设我们各自的国家。我们一贯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