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点”构建社会工作服务“大平台”

我市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本报讯(记者金莉莉)今年是河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年。日前,市民政局举行2022年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年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一季度社工站建设推进视频会,并针对社工站建设开展专题培训。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是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旨在加强基层民政力量,提高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搭建开展社会工作的基层综合性平台,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提升基本民生保障和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然而,当前我市整体社工资源不足、胜任督导人才缺乏,不少县市区初次接触,社会知晓度低、五社联动缺乏基础。要想在资金和人才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搭建起社工基层平台,并保障项目服务质量,专业培训和精细化学习是推进全市社工站建设的重要一环。

活动当日,各县市区民政主管负责人以视频的方式观看了衡水市社会工作促进会举办的“因地制宜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专题培训会。培训围绕什么是社工,为什么要建社工站,社工站怎么建,因地制宜建社工站的要点等内容展开深入讲解。

据悉,2022年我市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将按照“一点、一域、一体系”的工作思路,确保每个区县要打造一个符合本地实际的区县级社工站示范点,突出一个品牌服务项目。条件较好的桃城区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形成市级提供指导、区县配合、乡镇站点受益的市——县——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体系。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的重点任务包括:开展全市社工站建设重点督导,推动社工站覆盖率达标;开展省级示范社工站创建活动,培树打造有创新性、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工站服务示范项目;依托市社会工作孵化基地,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及人才孵化培育和指导体系;加大社会工作宣传力度,深入宣传社工先进事迹,提升社会工作认同度,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做好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