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措并举推进知识产权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杜静)4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章良就我市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发布。
去年以来,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主线,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等方面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组织领导,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研究出台《衡水市知识产权资助暂行办法》,是我市第一部专门的知识产权资助政策性文件。编制完成了《衡水市“十四五”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实施方案》,即将印发。成立衡水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中心,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联合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加强协作配合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联合市中级人民法院印发《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合作备忘录》,成立“冀鲁三市(衡水-沧州-德州)知识产权战略联盟”,加强区域合作。不断争先进位,在省优化营商环境考核中,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在全省排名上升两位。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不间断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加强冬奥会知识产权保护,进行拉网式检查,对辖区内重点企业召开行政约谈会,规范企业在生产制造、广告宣传、市场流通等环节的行为。公布衡水市知识产权领域十大典型案例,全年共查处商标侵权和假冒专利案件96件,移送司法机关3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109件。向市人大专题汇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并回答了专题询问,被予以高度认可。
知识产权创新创造量质齐升。全年新增专利授权6513万件,比2020年同期增长38.75%,其中发明专利196件,增长45.19%。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59件,同比增长23.9%,超额完成2.32件的预定目标。全市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0.66件,同比增长17.9%;新增注册商标13338件,同比增长50.2%;商标有效注册量为50667件,同比增长33.2%。
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效益显著提高。2021年全市专利商标质押融资2.114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专利保险保额2360万元。扎实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全市4个服务机构、146家中小微企业备案托管。采用“部门引导、企业主导、机构辅导”模式,举办贯标培育培训会,全市20家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12家已成功完成。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不断加强。扎实开展“蓝天”行动,严厉打击专利、商标代理违法违规行为,核查1280件非正常申请,涉及2家代理机构,撤回非正常申请文件1233件,撤回率96.33%;督促一家代理机构进行自查整改。大力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指导企业确定研发方向3个,解答问题53个,帮助企业检索专利信息14次,提出侵权风险预警3个,提出建设性建议13个。召开全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行政约谈会,对30家服务机构进行警示教育和行政指导,引导其合法、合规开展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