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呵护“折翼天使”

——记故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韩文君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故城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韩文君,从教10余年来,始终谨记大学时的校训“学博为师,德高为范”,努力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师德,用爱与责任呵护“折翼天使”。

韩文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得到了充分发展。韩文君常说:“孩子们是因为身体有缺陷才来到特教学校,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享有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能力,是我们作为特教工作者的责任。”

特教学校需要教师胜任各类残疾学生的教学工作,既能教文化课,又能教职业课,韩文君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手语、弹琴、手工、绘画、烘焙等。有的学生课上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她就利用课余时间个别辅导,直到学生学会弄懂为止。

韩文君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她是老师,是知心姐姐,还是孩子们生活中的妈妈。夏天,有的学生开学忘记带蚊帐,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就买来帮学生挂上。冬天,有的学生还穿着单薄的秋装,她就把自己及家人的衣服拿来给他们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韩文君时常能听到学生们用不流畅的话语说:“老师,您感冒了,多喝水”“老师,苹果”……孩子们真诚的话语和因表达不畅而涨红的小脸,让她倍加感动,也更加坚定了她投身特教事业的决心。

让每一位“折翼天使”都拥有多彩人生,是特教工作者的最大心愿,但总有一部分残疾孩子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随班就读。为此,韩文君就利用双休和节假日到这些学生家中“送教上门”,她不仅给孩子们送去牛奶、面包、衣物和图书等物资,还针对学生特点开展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评估、语言认知测评、心理咨询等活动,同时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康复训练的方式方法。

10岁女孩惠惠因脑瘫导致肌张力高,双脚无法放平,走起路来颠簸。她注意力不集中,自理能力差,语言表达不清楚,脾气暴躁,好动。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的问题,韩文君设计的送教第一课的内容是“指令训练”。听指令做动作,惠惠虽然速度慢,但还是能正确指认出来。在得到韩文君的肯定和表扬后,惠惠表现得很开心,一个劲地鼓掌。到了指物发音这一环节,惠惠在发爆破音“p”时非常吃力,注意力也变得不集中,眼睛望着别处,嘴里还一个劲地喊“妈妈”。韩文君让惠惠托着自己的脸仔细观察口型,让孩子把小手放在她的嘴边感受发音时的气流。几十遍,上百遍,经过反复练习,惠惠终于学会了发出清晰的爆破音。

十余年来,韩文君用知识开启孩子们的心智,用爱心点亮孩子们的心灵,努力让这群“折翼天使”以更自信的心态、更不屈的精神风貌,书写他们自己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