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风尚市民运动过春节
本报讯 (记者 冯丽娜)瑜伽、健身、打球……春节期间,我市许多市民不忘锻炼,选择更加健康的过年方式,形成了新的生活风尚。
2月12日清晨,随着最后一个动作做完,吴红丽结束一个小时的瑜伽练习,收起瑜伽垫,开始为一家人准备新年第一天的早饭。“过年和锻炼身体并不冲突,过年的食物摄入肯定比平时多一点,更应该坚持锻炼身体,我可不想‘每逢佳节胖三斤’。”她笑着说,自己把练习时间放在早上,既能锻炼身体,也不耽误其他安排。
市民李娜在线上报名“春节减脂挑战”课程。“这个课程是针对春节假期打造的课程,在家就可以得到专业的锻炼和指导。春节期间,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每天进行一次健身锻炼,均衡饮食与健康。”李娜说,2021年她给自己定了减脂塑形的小目标,就把这个假期作为开始,希望自己新年有新形象。
“本来有人约着去打牌,我推掉了。”市民张博远告诉记者,以前过年不是打扑克就是打麻将,打到半夜才回家是很正常的事,打得腰酸背痛脖子硬,自己身体不舒服,也没时间陪家人。今年给自己安排了个任务——每天都要和家人一起运动。春节期间,只要有时间,他就带着一家人去打乒乓球。“市区很多场所都有球台,这几天,我们每天都会打两个小时球,还和儿子进行了一场正式比赛。看着媳妇和儿子玩得开心,我就知道这个春节的打开方式‘对’了!”
初二晚上,伴随“噔噔咚……”的音乐声,62岁的孙秀丽约上两个老姐妹开始了每天的健步走。被问及为啥过年不休息时,她说,运动跟吃饭睡觉一样,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因为过年就改变生活习惯。健步走之后身体越来越好,年纪大了,保证身体健康少生病,就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新年礼物。
中湖大道上的骑行者,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公园里长跑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运动健身的方式过年,并正在成为一项新“年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