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报国四代人四代“兵”

——武强老八路李保坤红色家风代代传


老八路李保坤照片。

在冀中革命老区武强县,提起武强镇东里谦村老八路李保坤一家,当地人们都会情不自禁伸出大拇指——李保坤生前以拳拳忠心,带出了一个充满革命传统和红色家风的军人之家——四代人代代都有“兵”。

李保坤,1928年出生在东里谦村一个贫苦家庭,1944年5月,16岁的他光荣参军,由一名游击大队的“土八路”,成长为八路军二纵队六旅27团一名战士,随着部队南征北战。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中,他英勇杀敌,无所畏惧,并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除汉奸、端日本岗楼。在艰苦卓绝的解放战争中,他跟随部队参加了著名的清凉店、解放石家庄等战役,出生入死,多次立功。一次,他冒着生命危险传递军事情报,不幸光荣负伤。1948年4月,李保坤以三等乙级伤残复员回乡。

李保坤回到家乡后,不仅在农业战线处处发扬革命军人的光荣传统,而且把保家卫国的社会责任坚持代代相传。他常说:“国家安宁和百姓幸福,离不开人民军队来保卫,我们必须支持人民军队建设。”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上世纪60年代,他把长子李占军送到部队,在北京卫戍区服役5年;上世纪70年代,他又把二儿子李占祥送到部队,在张家口武警服役6年。不仅如此,李保坤还支持大女儿李俊英、二女儿李峦英嫁给了革命军人——大女婿李永占,曾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英勇顽强;二女婿袁彦勋,在工程兵服役期间多次立功。

1990年3月,李保坤又把孙子李刚送到部队,在兰州军区服役3年。2008年,李保坤病逝,他的重孙李正华继承太祖父遗志,于2010年到北京武警总队服役……

80载岁月悠悠,李保坤一家四代接续奋斗,保家卫国的光荣传统不断发扬光大,成为冀中革命老区一个拥军爱军的光荣家庭。而且,一代又一代,在保家卫国的光荣岗位上,坚守爱国主义的良好家风,做出了不寻常的功绩。

刘金英 曹永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