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圆明园


北京城雨后的秋,天朗气清,寒风吹动着斑斓摇曳的梧桐叶,沙沙的声音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四九城中悠久的历史。

今年的国庆没有值班,难得几日清闲,本想在家陪伴妻子和孩子,奈何家里的小朋友耐不住寂寞,吵闹着想要出去玩,我想既然是国庆,就带孩子去些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吧!出发前我问孩子:“现在疫情期间,咱们不能离开常驻地,你想去天安门和故宫,还是颐和园和圆明园,选哪一个?孩子沉默了片刻,说道:“我们去圆明园吧。”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珠,被世人誉为“万园之园”,曾是东方文明的一种象征,也是我国皇家园林技艺的登峰造极之作。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誉其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坐落于北京海淀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在门口不远处堆放着不少陈旧的砖瓦,似乎提醒着我们勿忘百年前的国耻,从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会离圆明园这么近,从历史课本依稀的记忆里走到现实中去。

一进园就看到一座石拱桥,听园里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圆明园被毁后唯一保存至今的老桥了。

往里面走是荷花池,由于正值初秋时节,荷花早已凋零,荷叶底下的鱼儿惬意地游过,荡起一圈圈涟漪,给冷清的园区平添了一丝生机和灵动。继续往里走,就到了著名的西洋楼遗址,这残垣断壁的破损,已成为圆明园的标志。西洋楼遗址的建筑材料大多用汉白玉石精雕细刻而成,颇具匠心,被烧毁前的花纹还清晰可见。但眼前这一根根饱经沧桑、满身伤痕的汉白玉柱子,损毁程度触目惊心。

他们在这里默默地矗立了一百多年,像是提醒过往的人们勿忘国耻,也诉说着落后就要挨打,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不受欺凌的道理。他们如同巨人一般,无论经历狂风还是暴雨都不肯倒下,像极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坚强不屈,在党的带领下,一个伟大的民族从满目疮痍中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之林。

结束游园之后,我心里除了对美景的留恋,也充满了对历史的悲痛。我也要对孩子说:历史不能被遗忘,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镀锡板事业部 王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