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 如何呵护心理健康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公众该如何应对负性情绪、如何进行心理调适呢?

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打乱了人们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原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出现了太多的意外和不便,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因此会引发心理与行为上的很多变化,如焦虑、疑病、恐惧、愤怒、抑郁、困惑、失眠等等。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老年人、有基础病的人、女性和儿童在内的特殊人群,其心理健康问题尤其需要引起关注。

一位心理专家表示,在她接听心理咨询热线电话期间,很多人都表现出焦虑、恐慌等负面情绪。有的人持续关注疫情相关信息,甚至每隔几分钟就要刷一下疫情进展,否则无法休息或放松;有的人因为过度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防护问题,而没办法专心投入工作;也有的人只是因为去了一趟医院,就怀疑自己可能感染新冠肺炎,进而产生失望消极心理……

其实,当人们身处于一个压力性环境,就会在大脑中牵引出一系列的身体反应,比如情绪或生理上出现失眠、作息异常、记忆力下降、头晕胸闷等。这是一种下意识的生理和情绪反应,是一种正常反应。所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些人出现焦虑、不安、惶恐等情绪都是正常现象,这些不良情绪大多来自对负面信息的过度反应。因此,我们要正视这种反应,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正确客观掌握“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科学认识疾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身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防疫与医疗信息。与此同时,一些可能引发焦虑甚至是虚假的消息也更容易进入视野。了解疫情变化,虽然能使我们在一定程度获得掌控感,但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这类信息上,不但扰乱正常的生活节奏,还会带来心理恐慌,因为处于焦虑之中的我们更容易关注负性信息。

因此,提高对谣传信息的鉴别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对于各类信息,我们应该适度关注,应该关注权威媒体发布的消息,不要盲听盲信微信群或微博上未经证实的消息,不要成为谣言传播的工具,更不要被“情绪瘟疫”感染。虽然相关信息铺天盖地,但不表示你需要捕捉并记住每条信息,更不能轻信不实信息,以讹传讹,加重恐慌情绪。要尽可能减少关注频率,减少因信息过载引发的心理负担,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特别是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减少干扰。

其次,要接纳疫情现实,接纳负性情绪。

需要明确的是,感到焦虑本身并非坏事,短期内的焦虑,会使人处在“应激”状态中,人的内在生理机能被激发,以便积极应对危机。要理解和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反应,要允许它们存在,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同时,也要理解它们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程度会逐渐减轻的。其实,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另外,要及时处理负性情绪,疏解心理困扰。

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时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求助。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负面的想法、感受、困惑毫无保留地向家人或朋友倾诉;也可以转移注意力到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来让情绪暂时停下。情绪的流动会让我们的心态更加稳定平和,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危机。

最后,如果出现你无法自行缓解各种负面情绪的情况,应该及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通过向心理咨询师咨询判断自己的心理状况,依靠科学的心理咨询技术来解决自身无法应对和处理的心理困境。

胡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