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教子敬严师
宋太宗赵灵(939—997年),是北宋初年的一个皇帝。原名赵匡义,后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灵。976年至997年在位。
还在公子们很小的时侯,太宗赵灵就想到:自己的孩子们长年生活在深宫后院,不知道人世间的事该怎么处理,这对他们今后参政、掌权是很不利的。
于是,他请来了一些有德行、有学问的人给孩子们做老师,辅导他们的品德和学业。并一再嘱咐那些老师,要严格要求,尽职尽责,不可对他们迁就姑息。
宋太宗的第五个儿子叫赵元杰,被封为“益王”,这是个贪图享乐、挥金如土的花花公子。来到益王府给赵元杰做老师的,是一个叫姚坦的人。
姚坦在开宝年间任尚书。此人办事认真,思想作风正派,坚持原则,很有主见,有时侯甚至让人觉得他还有点儿固执。宋太宗却很赏识他。
有一次,益王赵元杰在府邸中建造了一座假山。这座假山,可不是一般的假山,规模巨大,雄伟壮观,耗资数百万两白银。假山造成之日,益王请来许多宾朋僚属,在假山前大摆宴席,祝贺假山竣工。众人纷纷阿谀奉承,讨好益王,称赞假山的雄姿。
可姚坦呢,作为益王的老师,不能不入席作陪。但他始终却是低着头,郁郁不乐,心事重重,对那座假山没有说过半个“好”字。
益王趁着酒兴,非要老师姚坦表个态不可。姚坦不好当众推辞,缓缓抬起头来,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说:
“这那里是什么假山,依我看,这倒是一座血山!”
益王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老师在此时此刻竟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禁大惊,逼问他为什么说是“血山”。
姚坦看了看宴席上对他的话感到吃惊的人们,非常激动地说:
“我在乡下看到过官府逼租,往往把农夫打得遍体鳞伤,血渍斑斑。我们眼前这座假山就是用百姓们的租税建造起来的,这不正可以说是‘血山’吗!”
姚坦的一席义正词严的话语,使在座的客人们大为震惊,谁也没想到姚坦能说出这么大胆的话来。
益王对姚坦的话,简直是无法忍受,他当即暴跳如雷,怒吼道: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众如此中伤我! 你走着瞧!”
益王立即到父亲那里告发姚坦的“罪状”,说他太放肆了。
宋太宗听后,沉吟半晌,深感姚坦的话虽然很刺耳,但的确在理。不但没有责备姚坦一句,还把益王赵元杰狠狠地给训斥了一顿,并下令把假山给拆掉了。
姚坦这样的不“顺从”,益王自然对他非常反感,甚至有些憎恨。
有些心术不正的人,看到这是一个排斥姚坦的绝好机会,就私下给益王出主意,要他装病。
太宗听说爱子病了,很是着急,便召益王左右的人入宫,询问益王的病情。来人禀告说:
“益王本来无病,只是因为姚坦对他管束得太严格、太厉害了。益王感到心情压抑,就是这样得的病。”
太宗一听,知道这里边有人乘机要诬陷姚坦,便怒不可遏,斥责道:
“我所选用的都是德才俱佳的人做太子的老师,目的是辅导他们德进业修,懂正理,走正道。现在,你们这明明是要我赶走这样正派无私的人!
“再说,益王虽在生活上不够检点,好奢侈。但他还不会搞这些鬼名堂。他有什么病? 这一定是你们这些人出的主意,是在教他装病的!”
说罢,命令左右把来人打了一顿,给轰了回去。接着,太宗把姚坦召入宫来,当场表扬了他忠于职守:
“你是一位很称职的老师,我没有看错人。以后你还要大胆地管教他。”
由于宋太宗这样信任姚坦,益王赵元杰后来对姚坦确实是比较尊重了。在老师的严格教育下,他也有了改过自新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