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我市中小学开学,迎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新学期。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与生活,我市多方保障,助力学生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

师生新学期 他们来护航


天津市实验幼儿园万欣园教职工们正布置教室,迎接开学。沈岳/摄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日前,市教育两委邀请市公安局南开分局长虹派出所副所长李琨、市农科院农作物研究所育种专家研究员时晓伟、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3位党的二十大代表,录制了开学第一课——“梦想点亮未来”电视公开课,引领学生沉浸式感受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假期放松到返校学习的心态转变,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同时,市教育两委还分别推出面向中小学生的“阳光成长示范课”、面向大学生的“阳光校园示范课”,为全市大中小学生适应开学生活提供指导;推出面向中小学生家长的“亲子成长示范课”、面向大学生家长的“爱家成长示范课”,指导家长帮助孩子适应从线上学习到线下学习的变化,促进家校共育形成合力。

做好供电、出行保障

国网天津城南公司和平供电服务中心近日来到鞍山道小学,对学校配电室内用电设备进行“全面体检”。

学校用电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开学后负荷增加,容易有用电安全隐患。为确保用电安全,城南公司和平供电服务中心用电检查人员用红外测温设备对变压器铜排端子进行红外测温,对开关柜进行局放检测,对开关设备、表箱等进行排查,消除用电安全隐患。检查人员现场与校方负责人进行沟通,了解负荷情况,告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给出整改建议,确保不留隐患,保障用电安全。

为确保开学道路通行有序,河北交警支队结合辖区道路通行流量特点,强化道路交通疏导及管控,重点对学校周边及易乱易堵路段开展整治,并适时开展午检、夜检、夜后检。与此同时,市公安交管局和平支队贵州路大队也组织警力深入辖区在建地铁7号线、8号线施工现场,现场排查交通安全隐患,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引导施工车辆文明守法出行,并签订承诺书,有效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和平区小白楼街于日前开展春季校园开学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预防学校群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保障师生饮食安全。

检查中,街分管相关负责人带队联合和平区市场监管局餐饮安全监管所对耀华中学及天津市第六十一中学食堂进行春季开学前食品安全全面检查,现场查看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设施设备是否完好无损,查阅各类票据是否合规齐全,消除各类食品安全隐患。

加车应对客流高峰

天津轨道交通运营集团在精准防疫基础上,为师生和市民乘客提供更健康、安全、文明的出行环境。在强化运力精准调度上,开学后工作日高峰时段,地铁在4、5、6、9、10号线共计安排7列电客车处于热备状态,保障运力储备充足。开学当天客流高峰将提前,运营集团重点加强中小学校、大型居民区等周边车站客流监测,准备5列备用车于客流较大车站待命,在高峰时段上线,缓解客流压力,精准提升区段运能。

本报记者秦帆 姜凯琦 高竹君 孙祎 王洪宇 通讯员黄磊 刘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