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踩“蘑菇”的铁路人
“叮叮当当……”清晨,清脆的敲打声从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仓站编组场传出,南仓站设备检修车间下行减速顶班组的11名维修工正在下行编发场19道踩“蘑菇”。
“蘑菇”学名叫减速顶,是铁路编组站驼峰作业区的一种调车设备。利用液压原理有效控制溜放车辆的速度,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和解编能力。作为贯通华北地区的交通要塞,南仓站区内共设有这样的铁“蘑菇”5757个。而南仓站设备检修车间共有减速顶维修工24名,他们分成两个班组,365天不停歇地对这5757个减速顶进行检查、养护、维修。
“我们日常的检修工作,主要是通过眼看、敲击、脚踩等方法对减速顶进行检测,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踩‘蘑菇’。”班组长王森今年52岁,算是踩“蘑菇”队伍里的“年轻人”。每天,他要带领组内11名职工对车站下行编发场21条股道的2937个减速顶逐一踩压,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要踩上500余下,行走10公里以上。
减速顶在室外、使用频率高、负荷强度大,零部件易老化和磨损。运输高峰时,检查这些铁“蘑菇”的频次由每天一次增加到两次。
“检查铁‘蘑菇’状态是否良好有四步,一踩、二摸、三拔、四量。”王森边说边干,只见他和组员右脚踩下,检验设备压力;蹲下来用手摸排气孔,看有无堵塞;在顶部用力拔起,检查“止冲销”状态;使用卡尺测量查验减速顶壳体底部与道砟间距是否小于1.5毫米。
减速顶检修工作不仅依靠室外巡检,更离不开室内维修保养,发现有故障的减速顶时,维修工要及时更换,并将故障减速顶带回检修室进行拆卸、清洗、打压、注油、充氮和组装,然后按照不同型号规范放置。
“维修铁‘蘑菇’是个力气活,也是个精细活。”王森说,“别看它是个铁疙瘩,可里面的零部件却很精细,光拆开就要近20分钟,拆完之后还要对每个零部件进行仔细检查才能找出故障原因,而且修复工序十分繁琐。”为确保减速顶的使用性能良好,南仓站设备检修车间建立“减速顶电子台账”,如实登记站内所有减速顶的编号、安装位置和检修情况,为运输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在完成一个减速顶的装配后,王森仔细地对顶身进行擦拭,“擦干净,一眼看上去就知道工作状态是否良好。”他说着,又投入到下一台减速顶的检修中。
本报记者崔晓雪 通讯员李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