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电设备技术赋能

周广利(左)带领员工检修供电设备
周广利,华能(天津)煤气化发电有限公司检修部主任,全面负责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工作,带领集体荣获2021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2022年度天津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本人荣获2023年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
作为公司设备维修负责人,周广利干工作“有耐心、无差错”在公司是出了名的,每一项工作交到他手上,他都会耐心琢磨,尽职尽责完成任务。
2022年疫情期间,他带头在厂封闭管理200余天。临港区域疫情发生时,正值供热机组投产10年来首次A级检修,参与检修的200多名人员集中隔离21天,他带领5个专业42名员工在厂里坚守,倒排工期,不分昼夜连轴转,圆满完成检修任务,保证机组如期供热,并收到市工信局感谢信。
努力让部门员工人尽其才,提升工作效率。周广利探索新型管理方式,提出“揭榜”工作模式,现场难题摆出来,专业小组联合攻关,摒弃被动工作观念,为专心技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围绕节能降碳工作开展了一系列设备改造,大力推进自主检修,使机组全年材料费、人工费支出降低四分之一,在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同时,使世界第六座,中国唯一一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连续两年安全运行。
一手抓设备缺陷,一手抓文明生产,周广利提出现场设备“无渗漏”“降缺陷”治理目标,带领部门员工编制上万点的密封点清单,精益求精,以无渗漏治理倒逼缺陷治理,以缺陷治理引领无渗漏治理。使得机组节水、节汽、节电及安全运行水平均得到提高,机组煤耗、水耗、电耗、运行效率达历史最优水平。
为响应“仪器设备国产化攻坚战”号召,周广利带头组建“微光”创新工作室,先后对燃机消防系统、排气热偶、水分析仪表等精密仪器进行国产化改造,总结出进口卡件自主维修、状态检修大数据分析、轴瓦频谱诊断等一系列创新检修方法,突破“卡脖子技术”,共获得2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降本增效方面闯出了新路子,为洁净煤高效利用发电技术可复制、可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李汝斌 通讯员纪桂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