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攻关破解生产难题

要海龙在调试生产设备 张磊 摄
连日来,天津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职工要海龙全身心带领“中国通号要海龙创新工作室”成员们在生产一线忙碌。他们针对组装生产中的难点、痛点,积极开展专项攻关,解决生产瓶颈,一心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让工作室成为技能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的“孵化器”。
工作室带头人要海龙先后荣获“火车头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央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天津敬业奉献好人”荣誉称号。他长期扎根生产一线,专注解决高速铁路道岔转换设备生产技术难题,带领工作室以问题为导向,完成60余项创新成果并应用,为高铁的安全运营作出突出贡献。
面对转辙机配线种类多的难题,要海龙带领成员们以提升检测效率为目标,应用价值工程评价法、树图、亲和图等质量工具,成功研制出ZD6转辙机配线检测仪,实现了整机配线自检“零”差错,大大提升产品效率,该项创新成果荣获全国“优秀QC成果专业级”,并成功应用于哈佳线、郑徐线、贵广线等高速铁路网。
公司新产品ZD(J)9防尘密封转辙机实现了量产,该产品生产周期长,难以保证按时交付,成为生产瓶颈,急需攻关解决。要海龙和成员们将《提高ZD(J)9防尘密封转辙机按时完成率》作为年度重点课题进行专项攻关,同时围绕降本增效和精益理念,通过研制联动工装和便携式控制箱,提升了该产品的按时完成率,每年降低成本约1.6万元,同时保障了产品的供货周期,提升了顾客满意度。该项攻关成果荣获“中国通号QC小组活动评审特等奖”称号、全国铁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优秀奖”称号。
本报记者吴淑平 通讯员张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