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水娱乐 安全莫忽视

炎炎夏日,游泳、戏水已成为许多人消暑的打开方式。相关部门提醒市民群众提高风险意识,选择安全水域开展亲水活动。
亲水娱乐选择正规场所
近年来,很多市民群众开始尝试富有挑战性的皮划艇、桨板等水上运动,水务人员对天然河湖水上运动进行了防溺水实验。
一位初学者体验了一次玩桨板落水的惊险过程。在教练的指导下,他最终重新回到桨板上,但几乎已经精疲力尽。他回顾体验感受:落水之后第一时间想到要把桨板拉回来,第一次经验不足没有成功,第二次虽说爬上了桨板,但是体力消耗还是十分巨大的。在此提醒市民群众一定要在正规的场所,在有教练指导和看护下进行游玩,以免发生体力不支或受伤却没人救援的情况。
在天然河湖进行水上运动需要注意什么?什么样的人群和天气不适合水上运动?水上运动基地总教练介绍道: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皮肤病、红眼病、急性结膜炎、中耳炎或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游客,以及孕妇和处于生理期的游客,酒后身体状态不佳和被医学上鉴定不适合参加水上运动的游客,禁止参与水上相关活动。
6岁(含6岁)至9岁儿童,在满足身高1.2米的前提下,可在有安全监护能力的成年人陪同下乘坐双人皮划艇前座;9岁(含9岁)至18岁未成年人须在有安全监护能力的成年人陪同下参与水上运动。
水上运动风力不能超过4级(含4级),超过4级禁止下水。
雷电等极端天气禁止下水运动。
不能在没有教练在场的情况下私自下水。
所有参与水上运动的游客必须正确穿戴救生衣进入码头,中途不可脱下。
在此,相关部门也呼吁,桨板、皮划艇这些运动要在有专业救援的安全水域游玩。建议市民群众结伴而行。同时建议不光要看天气预报,还要时时刻刻刷新当日现场天气情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如果不慎落水,已经处于濒临溺水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自救?水上基地总教练介绍,在没有呛水的情况下是能够发出声音的,要第一时间做出呼喊、求助。如果已经呛水导致无法呼救,要尽量放松,脸朝上平躺于水面、双手打开,这样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也能让周围更多人看到。
如果看到有人濒临溺水,市民群众应根据自身能力判断是否能够施救。若施救,第一时间可以选择报警或寻找周边的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救生绳、长棍子等,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受困者最大的帮助。
孙艳(据《劳动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