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二宫的故事:二十·三十·四十

资料图
□王隽
对于二宫这个地方,我是有一些别样情愫在它身上的。
20岁以前,我对这里的了解是很少的。也许是因为自己住在滨海汉沽,那里到市区的路程比较远的缘故,我很少过来,更不要说有闲情逸致来这里逛上一逛了。
不过,在青葱的学生时代,我还是有机会在参加演讲比赛、学科竞赛的时候,到市中心游玩一番的。每次乘坐公交车路过津塘路,我都会远远地眺望到二宫。在当时的我看来,它就像是一个半遮着面纱的神秘女子。因为时间和距离的限制,虽然我对她兴趣满满,但却连飞扬的裙角都没碰到,更不要说看到她美丽的样貌了。
27岁那年,我才揭开了二宫在心中那层神秘的面纱。2010年的冬日,好友一冰带给我一个好消息。开心麻花剧团的《索马里海盗》要在二宫大剧场上演了。在当时,能够看一场开心麻花的表演,可是时尚青年们趋之若鹜的时髦行为。我们两个不由分说,第一时间就抢了票。
二宫的这座1954年落成的大剧场充满了故事。据说,在开幕演出上,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以一出经典的《贵妃醉酒》征服了台下的观众。随后,袁世海、马三立、骆玉笙、李谷一、克里木、关牧村等众多著名艺术家都曾在这里登台,为大家带来一场场精彩的演出。有了这些辉煌历史的加持,二宫大剧场被群众们亲切地称为“文物级大剧场”。
演出当天二宫大剧场的模样,至今在我心中记忆犹新。那天晚上,二宫大剧场灯火通明,演出场地内外人头攒动。那华丽的舞台、出色的音响效果、绚丽的灯光,配合上新奇的情节和爆笑的台词,带给了我们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欣赏了这场当年最火热、最爆笑的贺岁舞台剧以后,我就喜欢上了二宫这个美丽的地方。这个时期的二宫公园刚刚经历过2009年的改造,郁郁葱葱的树木、娇嫩鲜艳的花朵、古色古香的亭榭、曲径通幽的小径、水波流转的湖畔、长虹卧波的桥梁……北方建筑的大气和江南园林的精致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共同构成了这里一步一景的独特风韵。
后面的几年里,二宫在30岁的我心中的形象也升级为了一个常见的知心老友。只要这里有我感兴趣的演出,我都会借着观看节目的机会,来这里转一转,看一看。
特别是二宫文化建筑群被评为了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以后,只要休息日在附近有演出,哪怕是在海河对岸的光华剧院,我都愿意提前花上些时间,到老朋友这里来散散心的。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2023年的我,已经迈入了“不惑”的40岁。没想到,这个年纪的我和二宫的感情又更上了一层楼。
这场羁绊可以追溯到去年那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当时,市总工会启动了天津市职工作家培育工程,热爱文学创作的我毫不犹豫地积极报名。令人欣喜的是,这项品牌活动为全市的文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读书交流的好机会,活动地址就在二宫的图书馆。
在这栋有着翠竹和读书声点缀的历史建筑中,胡性能、张楚、秦岭等文学大家与文学爱好者们面对面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写作技巧。每一堂课都是干货满满,解决了我这个“小白”在文学创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让我顺利地完成了中长篇小说《张家湾村不靠海》。如今,这篇作品被制作成有声书籍,预计在今年年底发布,即将成为我与二宫故事的精彩一笔。
如果用人来比喻的话,这么多年来,二宫在我心中的形象就是从“陌生人”到“知心好友”,再到“良师益友”。而我也期待着,我和二宫今后的故事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