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区总工会全面推动蹲点工作走深走实
建会跟着职工走 服务围着需求转
□记者姜凯琦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和平区总工会获悉,区总工会将机关干部赴基层蹲点工作与落实“我和一线劳动者在一起”工作制度有机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完善领导干部包联街道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领导具体抓,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工作,同时依托区劳动争议多方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尽心竭力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责,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满足职工需求。
区总工会蹲点组和街道工会以区重点联系的新业态平台企业、商会、协会为重点,积极开展走访调研、排查摸底,了解掌握企业和职工的所需所想,制定组建计划,实施挂图作战,探索建立“一带多”社会组织建会模式,新业态领域建会数量取得新突破。相关街道工会利用人才招聘会、项目工地、商务楼宇、步行街等重点场所摆摊设点,发放宣传材料,实施现场扫码入会。经过努力,区总工会指导新建基层工会31个,吸收4834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组织,其中扫码入会986人。
同时,区总工会加强机制建设,围绕高效化解纠纷发劲用力。坐落在南营门街域内的我市一家装行业头部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职工群体劳动报酬无法发放,正在该街蹲点的区总工会负责同志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依托区劳动争议多方联动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牵头组织成员单位会商研判,尽心竭力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职责,整个调处纠纷仅用了1个多月时间,顺利解决了这起拖欠劳动报酬的群体性案件,不仅维护了职工队伍稳定,还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蹲点干部以有“态度”、有“速度”、有“温度”的实际行动,为劳动者和企业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促使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合意。
区总工会蹲点组结合落实“我和一线劳动者在一起”工作制度,立足职工需求,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花心思、下功夫。在服务内容上,一方面持续做深做实疗休养、健康体检、高温慰问、驿站建设等工会传统服务项目;另一方面组织400余名美团外卖配送员扫码进行问卷调查,广泛征集意见建议,进一步了解掌握他们的行业特征和个性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等实际问题。在服务方式上,主动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特点,耐心指导他们通过手机下载职工之家App,让他们融入到工会大家庭、享受工会高品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