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图的节奏
□高强
图纸从打印机的出纸口缓缓出来,在托纸板上,一张覆盖一张,一会儿工夫,一套图纸二十多张就齐了。这是只有电脑绘图才有的本事。
“变化多大呀,出图快,图面清晰,高级感十足,科技的力量真棒!”我心中涌起一阵感动。把图纸收好,抱在胸前,小心翼翼,此刻,电脑绘图钩沉了出图的那些事,重现鲜活起来。
1986年我从天津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毕业,分配进工厂,从事工艺装备设计工作。制图是设计人员离不开的工作,当时出图,设计人员要用绘图铅笔在米格纸上画图,米格纸称为“原图”;再把原图用墨汁描绘在描图纸上,描图纸称为“底图”;把底图在晒图机上“晒”,把感光纸晒成浅蓝色的底、深蓝色线条的“蓝图”,蓝图才是加工制作用图。
我一笔一笔地耕耘原图,然后送去描图。两三天后,取回原图和底图,先把底图跟原图核对,再把底图送去晒,转天把蓝图取回来。这样出图太耗费时间,我怕延误出图,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便耍起小聪明。我不用绘图铅笔,因为画不同的线条,得用不同型号的绘图铅笔,换来换去占时间;对笔芯的粗细也有要求,总得削铅笔刮笔芯。我用自动铅笔画图,省出不少时间。终于,被科长发现了,“提高绘图能力,保证图样质量,是设计人员的职业操守。你刚参加工作,要打好基础。出图慢是暂时的,将来会快的,一定会越来越好。”科长的话令我记忆犹新。
我第一次进晒图室,就迎来一个“下马威”。当时用的是有氨晒图机,连续晒图速度快,产量高,耗电量大,氨水味呛人。我有慢性咽炎,不得不戴上口罩进晒图室,搞得同事以为我娇气。幸好,只一年便添置了无氨晒图机,没了氨水味,晒图机上新,我再也不怵头进晒图室了。
2002年,厂里给技术人员上电脑了,真的上电脑了!
用电脑绘图真惬意,工具栏功能强大,涵盖了所有制图要素,用哪个就直接点击,让绘图简单一“点”,前所未有的轻松。二维造型和三维造型让零部件更加具体和直观,图形移动、零部件翻转随心所欲,设计工装结构省事多了。
久而久之,晒图室成了人们遗忘的角落。每次经过晒图室,我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感觉。晒图机就像一个古董,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隔着门缝往里瞧,晒图机在一堆杂物中现身,氨水瓶乖巧地挂在卡箍上,卷纸杆上还剩下细细的一卷感光纸没晒完。时代飞速发展的脚步,让人振奋,也让人唏嘘。
电脑绘图打开了制图世界的新天地。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我国加大绘图软件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当年“甩掉绘图板”,软件国产化比我们想象得更快;现在国产化软件被广泛使用,更加安全可靠,设计人员自豪感拉满。
科技进步,时代变迁,出图炫出了美丽的节奏。显示器里的图形虽是虚幻的,但我的感受却是真实的。此时此刻的我,弹指之间,真真实实地触摸到键盘的弹跳,这是时代进步的脉动,这是科技照亮美好生活的脉动,这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