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铁路上,他们争分夺秒“踩蘑菇”


早上8点,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仓站编组场上,往常喧嚣忙碌的调车作业按下“暂停键”。这片刻的安静,对于该站设备检修车间减速顶维修组而言却是争分夺秒的“黄金时段”。

接到调度命令后的班长王森和7名同事迅速就位,打响一场“踩蘑菇”大战。

编组站的“蘑菇”,学名叫减速顶,外形酷似“蘑菇”,是一种液压装置,当火车撞上减速顶时,减速顶本身会向下移动,而底部的杆子会抬起并推动铁路线路上的垫石。这个过程会吸收火车的动能,使其速度减缓或完全停止。维修人员常常要通过踩踏减速顶来判断其内部液压装置的运行状况,他们也因此被戏称为“踩蘑菇的大叔”。

南仓站上下行编组场共有5757台减速顶,王森所在的上行维修组必须在一周内,靠着每天40多分钟停轮修时间,保质保量检查完毕。

当天,他们的任务是完成13道300多个减速顶的排查任务。踏入股道,大家瞬间进入状态,默契地分成两边,沿着线路逐个排查,不敢有丝毫懈怠。王森大步迈向1号减速顶,用力一脚精准踩下,凭借经验感受回弹力度,弯腰俯身手持自制拔顶器对减速顶帽头巧妙上拔,仔细甄别止冲零件是否有松动迹象。随后,他半跪在冰冷的地面上,用卡尺一丝不苟地测量高度,抄起扳手对固定减速顶的双头螺栓逐一进行紧固。

作为全国三大编组站之一的南仓站,日常作业量大、办理车数多,减速顶检修工作压力大,“每个减速顶都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安全阀,我们必须认真‘踩’好每一只顶,才能牢牢守住安全底线,让列车编组作业无后顾之忧。”王森笑着说。

8时40分,王森和同事们结束当日阶段性检修任务,踏上返回工区的归途,迎接下一阶段的保养和室内维修任务。

本报记者崔晓雪 通讯员李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