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积极乐观不抱怨
父亲常跟我们讲,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养家糊口,祖父每天早上要到河边的渔船上赊鱼,挑到几十里之外的集上去卖,然后换点儿玉米面、高粱米挑回家。祖父很节省,舍不得穿祖母给他做的布鞋,都是赤脚走个来回。尽管如此,祖父从来没有抱怨过,总是乐呵呵的。祖父常说:“虽然现在生活穷一点儿,可比起旧社会不知要好多少倍,好日子在后头呢。”
父亲12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下田耕地了。小小年纪正是玩乐的时候,哪有心思拉牛扶犁呢?在太阳的暴晒下,父亲很快就开始抱怨起来。祖父耐心地教育他:“做事不能急躁,抱怨是要不得的,越急越干不好。屏住气,稳住劲儿,慢慢来,犁地多了,就能犁好了。做人也是这样。再说了,你的祖父祖母年纪大了,弟弟妹妹还小,你不干怎么能行呢?”明白了道理,懂事的父亲不再抱怨,开始认真地学耕地。
后来,父亲到部队当兵,又转业到汽车运输公司。那个年代,路况差,一个人驾驶大卡车跑长途很不容易,父亲既是驾驶员又是修理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恶劣天气,他都不抱怨。他小心谨慎地手握方向盘,每次都能圆满完成任务。父亲常常教育我和弟弟,遇事不要抱怨,他说:“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会传播负能量,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父亲的教导,我们谨记于心。
记得2009年冬天,我刚从老家来到石家庄,在环卫队的一个垃圾转运站做清运工,每天早上三四点就要起床上班。遇到下雪天,寒风裹着雪粒往领口钻,实在辛苦。因为上班早,我担心迟到,几乎每天夜里都睡不好觉。我不免有些失落,心情也变得很坏。
有一天早上临走之前,我实在忍不住想要抱怨几句。忽然,我想起了父亲的话,一下就把话咽了回去。是啊,哪有不辛苦的工作呢?正如母亲所说,我在转运站做清运工,一线的环卫工非常羡慕我,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呢?我调整好心态,工作变得积极主动了,后来还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同事的好评。即使后来换了新工作,面对新的考验,我也是积极乐观,好好学习,虚心向同事请教,没过多久便胜任了新工作。
抱怨,不但让自己不舒服,也影响别人的情绪,时间长了就会变得消极悲观。我从祖父和父亲的身上,学到了遇事不抱怨的人生态度。我常常教育我的孩子:“抱怨就像鞋里的沙砾,硌疼自己还磨坏了鞋。不抱怨,像阳光一样积极向上,苦日子一定会变甜。”
潘志红(据《燕赵老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