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总工会打造首批9家工匠学院建设点
培养紧缺型复合型“名工匠”
□记者王晓君
本报讯 日前,滨海新区总工会在滨海信息安全产业园召开工匠学院建设工作推动会暨“银河麒麟工匠学院工匠人才”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
会上,首批滨海新区工匠学院建设点名单公布,涵盖一汽-大众天津分公司培训基地、麒麟软件有限公司银河麒麟工匠学院、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等9家单位,3家建设点代表分享交流了工作经验。“银河麒麟工匠学院工匠人才”首期培训班第一课邀请市劳动模范、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总工程师冯景华,讲授以“专注与洞察 保持创新活力”为主题的特色思政课。
此次入选的9家单位涉及汽车制造、信创、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工匠学院建设点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围绕市12条重点产业链和滨海新区“8+8+8”现代化产业体系,由各级工会根据区域经济特色和产业优势,依托企业培训中心、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建设,着眼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通过培育特色工种品牌,积极培养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紧缺型、复合型工匠人才。
滨海新区总工会还制定多项支持保障措施推动工匠学院高质量运行。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对确定的工匠学院建设点,当年一次性给予5万元补助;经考核评估合格后,次年继续补助10万元,后续补助最长可持续2年,为学院发展提供稳定保障。在规划引领方面,新区总工会紧密结合区域产业优势,统筹推进工匠学院建设,重点围绕产业工人技工型人才培训、技能型人才培养、工匠型人才培育三大方向,着力打造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培养品牌。新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院每年培训职工将不少于300人,经考核合格取得相关证书人数不低于60%。滨海新区总工会也将根据职业(工种)、企业类型、工匠学院建设模式等加强分类指导,探索打造“准工匠”定制培养、“名工匠”项目提升、“金工匠”研修培训三大技能人才培养品牌项目,构建多层次技能人才培育体系。
据了解,到2026年,滨海新区总工会将在区内基本建成覆盖全区、服务职工群众、工会特色明显、技术技能培训能力突出、工匠人才培育成效显著的建设点布局,打造18家以上区级工匠学院建设点,推动各级工会逐级创建本级工匠学院建设点,引导带动企业、职业院校工会广泛开展工匠学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