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个项目托底 10亿元产业筑基
我市构建东西协作“立体帮扶”体系
□记者李汝斌 通讯员刘靖
本报讯 日前,从市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办获悉,2025年是谋划“十五五”和转向常态化帮扶的节点年。我市积极统筹调动“政府、国企、民企、社会”四重力量形成合力,构建“立体帮扶”体系,协作支援各项重点目标任务正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市政府拨付财政帮扶资金,精心谋划实施865个年度帮扶项目。聚焦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打造产值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同时,帮扶资金80%以上将用于县及县以下基层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期,市国资委会召开座谈会,要求我市国企充分发挥人才产业优势,不断深化拓展与结对地区合作,促进企业间资源高效配置、生产要素深度融合。积极推动天津食品集团、城建集团、海河设计集团等国企扩大与结对地区帮扶合作成果,拓展新的投资领域。此外,还推动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政工程设计总院与新疆和田地区相关部门签订多个项目合作协议。
为激发民企力量,我市高标准启动“万企兴万村”专项工作,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商协会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百行百业交流行”活动,赴结对民族地区开展文化交流、结对共建等活动。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民营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发挥自身优势,助力结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结对地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截至目前,协助甘肃新增引导落地投产企业10家,实际到位投资额6200万元,吸纳农村脱贫劳动力就业近千人。
我市聚焦结对地区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困难群体,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协作支援。今年以来,市妇联及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举办2025年“爱心家庭一元捐”公益募捐活动;红桥区举办“石榴结籽紧相连 多方聚力齐动员”主题宣传展卖活动;天津港保税区动员社会各界采取有效措施,助推受援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我市农工民主党会员企业青松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向甘肃涉藏州县和庆阳革命老区捐赠药品价值2011万元,助力当地织就覆盖更多脱贫群众的健康防线。通过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帮扶活动,进一步打造天津社会帮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