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米车厢的温情守候

刘鹏在驾驶公交车。
刘鹏,天津公交第三客运公司8路车队驾驶员。他坚持钻研驾驶技术、车辆维护等专业知识,不断创新服务乘客举措,在运营中做到无违章、无责任事故,安全行驶里程达20万余公里。今年,刘鹏获评天津市劳动模范。
清晨4点半,刘鹏就已来到车队,开始新一天的工作。行车过程中,每到一站,他提前开启报站提醒;转弯时放缓车速,一句“请坐稳扶好”饱含关切;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动员乘客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后视镜里多看一眼赶车人……这些刻入肌肉记忆的动作,是他始终践行的服务标准。
“从踏入工作岗位的那天起,师傅就告诉我,手握方向盘,我们就要保证乘客的安全,要做到起步稳、行车稳、停车稳,让乘客坐上我们车的那一瞬间,就能在身体和心理上都能感觉到安全。”刘鹏说。
2017年,初到天津公交8路车队的刘鹏,就把安全二字烙在了心底。他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和保养,从轮胎气压到刹车系统再到车内设施,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不会放过。他严格执行公交车安全操作规程,不断练习驾驶技巧,针对新能源车起步快的特点,他研究出了一套安全驾驶方法,即“起步一点一停顿”就是在驾车起步时要轻踩电门,借着电机刚转动时的扭力,让车辆溜起来后再缓踩电门均匀加速,这样起步不仅省电而且平稳,方法在车队推广。
多年来,刘鹏坚持把“乘客是亲人,职工是家人”的理念贯穿运营工作各环节。他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深入8路行驶沿线及周边开展调研,手绘出一张张具有特色的8路沿线攻略图放置于车厢内;他在后车门上方安装语音播报器,乘客下车时进行语音提示,让乘客注意脚下和后方来车;冬季运营时,他还会在车厢增加棉坐垫和保暖贴,夏季推出便民防雨套装,方便雨天乘客出行。刘鹏的车厢里还有线路便签和指示手举牌,如果遇到听障和语言障碍乘客,他就会把一些重要的信息写在手举牌上,最大限度避免乘客误乘、漏乘。
工作以外,刘鹏还是一名志愿者,他把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贡献给了公益事业。他不仅进学校、进社区,宣传安全知识,倡导文明出行。作为和平晟世第三老人院的义工,刘鹏还在酷暑中为老人送水果,端午节为老人送粽子,让老人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刘鹏就是这样一位有责任心、热心肠的人,用匠心将十米车厢打造成流动的文明窗口。“我会始终握好手中的方向盘,开好每一趟车,用温情守候给乘客‘稳稳的幸福’。”刘鹏说。本报记者崔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