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清茗,诉说工匠情怀。市劳动模范李姝梦将茶道美学与工匠精神巧妙融合,让现场职工在茶香袅袅中感悟“三个精神”——
一杯茶与一颗匠心
“水温85℃,注水七分满,静候三分钟——这不仅是茶道,更是匠心。”在河东区草木人茶校氤氲的茶香中,国家级高级茶艺技师、市劳动模范李姝梦以茶喻匠,为河东区职工煮制了一壶醇厚的“精神茶汤”。这场由河东区总工会主办,大王庄街道总工会、区总工会机关工会承办的宣讲活动,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如茶叶般在新时代绽放。
步入茶校展厅,时光仿佛在此沉淀。古朴的茶器静默陈列,泛黄的茶经页页生香,精细的制茶工具无声诉说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职工穿梭于茶文化的历史长廊中,茶校导师的解说直抵人心:“匠人如同制茶师,杀青要敢下狠手,揉捻需刚柔并济,烘焙必耐住寂寞——这正像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
“我的工匠之路,是用无数个晨昏的茶盏丈量出来的。茶有六色,人需千锤。”讲台上,李姝梦将自己13年的茶艺研习化作鲜活故事,以“技能成才,技能成就梦想”为主题,讲述了如何从一名普通茶艺爱好者成长为行业骨干的经历。从为精准控制水温连续三个月记录千组数据,到调整20版自创茶艺方案突破瓶颈;从将竞赛经验转化为《茶艺调控操作手册》,培训学员超300人,到亮相达沃斯论坛助力非遗传承。她的话语掷地有声:“工匠精神就是要把‘差不多’变成‘差不得’,让每个0.1%的提升都看得见!”现场,她的话语如茶汤般温润,让在场职工深受启发。
实训教室内,李姝梦指尖翻飞,娴熟地演示着茶艺技法。身后大屏同步播放着她带领团队钻研茶文化的影像。台下,30余名职工代表或俯身记录,或凝神观摩,或举起手机定格茶汤透亮的瞬间。青年职工周晓雯感慨:“原来劳模精神不仅是荣誉,更是把平凡事做到极致的日常坚守。”
河东区总工会负责人的总结发人深省:“希望每位职工都能做新时代的‘人生茶匠’,用工匠精神的火候,在平凡岗位上做到极致。”
本报记者金静 见习记者马芳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