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手不提当年功绩,话语里尽是阅兵激情。当90岁的童会文拉响手风琴,与社区老人齐声高歌《我爱你,中国》,那一刻,劳模精神在琴声与歌声中传递——

歌声里的劳模情


每个周六,市特等劳模、年逾90的童会文都会带着合唱团为社区的老年人唱歌。但9月6日,九三阅兵后的第一个周六,合唱团却集合在了他的家中,只为听他的女儿童哲讲述现场观礼的感受。

今年的阅兵式,童哲作为劳模后人代表,替年事已高的父亲童会文到现场观礼。回忆起接到邀请时的场景,童会文比女儿更加激动:“我25岁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参加文教群英会,当选大会主席团成员,到现在退休已30年,党和国家还惦记着我,邀请我去北京观礼!”他反复叮嘱女儿在现场认真看、多录像、多拍照,把第一视角下阅兵的恢弘与震撼带回来,讲给更多人听。

“人民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大国重器的威严,在这场阅兵中淋漓尽致地展现,看着方阵从眼前掠过,我只想说,‘何其有幸,生于华夏’!”面对着各位街坊邻居,童哲再一次描述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听着女儿的讲述,童会文不住地点头。9月3日一早他就打开了电视,几乎寸步不离地看完了整场阅兵,电视画面和手机里女儿从现场发来的语音讲述,交汇成一曲大气磅礴的赞歌。阅兵结束当晚,刚刚回到天津的童哲直奔父亲家中,就着拍摄的视频和照片,和父亲讲述观礼现场的震撼和激动人心的场面。

“这是一场和平的盛会,是我们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展示。”童会文不禁感慨。从上个世纪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奋斗历程。从一名电力战线普通职工,成长为一名电力大学教师,他靠着不断学习钻研的韧劲,为天津电力事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也因此9次获得劳动模范称号。但每当提到自己的成绩,童会文总是摆摆手说:“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不能总骑在功劳簿上得意。”再立新功,是90岁的童老对自己的要求,退休至今从未停止脚步,为丰富单位和社区文化生活发挥余热,组织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组建合唱团,把幸福的生活唱出来,为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丰富晚年生活,也为想唱能唱的老人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

阅兵的故事讲到尾声,童老来了兴致,招呼女儿拿出他的手风琴,与合唱团的老人们一起高歌一曲《我爱你,中国》。嘹亮歌声伴着悠扬的手风琴声在小区上空响起,那份荣耀和幸福在每个人心中传递,经久不息。

本报记者李汝斌 见习记者郭文佳